本站域名:www.yzs.com
|
中诗报道
|
中国诗人
|
中国诗歌
|
诗歌万里行
|
中诗邮局
|
中诗作家文库
|
|
现代诗歌
|
风雅诗词
|
散文诗苑
|
中诗评论
|
中诗翻译
|
中诗书坊
|
张玉太题签[图]
王玮题签[图]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人
>>
赵振王
>>
精彩的超越
——评赵振王的叙事长诗《公仆本色》
作者:魏国彬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11-03-08 11:41:25 点击:
旅诗人,在云南诗人当中,哪一个诗人还比他更适合承担这一光荣任务呢?
正是因为有受命创作的压力,所以赵振王才会竭尽全力,努力超越自己,力求出色地完成创作叙事长诗《公仆本色》的任务。赵振王历时2个多月,行程上千里,跋山涉水,踏遍杨善洲书记曾经工作过的所有地方,采访过在杨善洲书记身边工作和生活过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感受了杨善洲书记那伟大而崇高的人格精神。尽管赵振王是受命创作,但是,他善于将这种外在压力变为内在动力,善于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唤起内心的创作冲动,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进而创作出具有相当思想深刻性和一定艺术性的鸿篇巨制。这种诗歌的被动创作模式所取得的成效超出了文学界的预期。
由于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比较突出,叙事传统特别弱势,所以古代文人创作的叙事诗比较欠缺,主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韦庄的《秦妇吟》、吴伟业的《圆圆曲》等。而且,古代文人创作的叙事诗并不长,大多不超过2000字。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秦妇吟》,字数仅有1666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人创作长篇叙事诗蔚然成风,一时佳作频出。陆耀东在《四十年代长篇叙事诗初探》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从1940年到1949年这10年内,出版或发表的700行左右以及700行以上的长篇叙事诗估计在40部以上。在20世纪50年代,西南边疆诗人白桦继承了四十年代叙事诗的写作传统,创作了叙事长诗《鹰群》和《孔雀》。不过,从白桦以后,云南诗坛几乎鲜见有影响力的长篇叙事诗。审视云南诗歌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长篇叙事诗数量少,经典更少,因而赵振王创作的叙事长诗《公仆本色》就显得格外珍贵。
赵振王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公仆本色》在保山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从诗歌作品来看,保山的诗集代表作主要有许昶芳的《剔透的情思》、刘正龙的《横断山情缘》、邓忠汉的《一纸美丽》、杨连的《幽谷诗抄》、杨晓富的《古道屐痕》等。从数量上来看,保山的诗歌不如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突出,很少出现规模效应。从质量上来看,保山的诗歌也没有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强势,很少能够走出保山。从诗人的角度来看,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代表诗人可能就是赵振王,其代表作主要有《生命线》、《我从哨位走来》、《口令之上》、《红土之上》这样四部诗集,其中,《我从哨位走来》获得保山市首届文学艺术政府奖。审视保山两千余年的文学史,我们发现,尽管保山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就是民歌《澜沧歌》,但是保山的诗歌却没有出现过长篇叙事诗,也没有出现走向云南乃至全国的诗人。从地方文学的角度来说,赵振王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公仆本色》可以说开创了保山文学的先河,成为保山文学史乃至云南文学史上的一座诗歌丰碑!
(三)
作为一种重要的抒情体裁,诗歌通常都是个人性的体悟。具体来说,诗歌的创作一般是诗人在个人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然后才提笔撰写成文的,其诗歌写作的动机主要来自于诗人的内心冲动和灵感触发,是一种主动性的艺术创作,反映的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这是文学包括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如司马迁的《史记》、《红楼梦》等文学经典就是走的这种主动创作模式。除此之外,被动创作模式是另外一种创作之路,它是指作家接受创作任务之后再去感受现实生活,然后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文学创作的一种创作模式。这种被动创作模式因为是受命创作,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因而反映的是社会的集体意识,具有更为显著的主流意识价值。这种模式的成功与否不在作家的创作能力与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作家是否能够真正体验到特定生活的内在意蕴,是否能够抓住特定生活的深层本质。因此,特定生活与作家的生活阅历是否能够达成一种契合关系是这种被动创作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很显然,被动创作模式
9
7
3
1
2
3
4
4
8
:
上一篇:
评赵振王长篇叙事诗《公仆本色》
下一篇:
赵振王:弘扬公仆本色,学习善洲精神
相关链接
祖血沸腾
赵振王
2012-06-12
声音,或轻或重
赵振王
2012-04-25
云南能投颂 (朗诵诗)
赵振王
2012-03-15
诗香更浓伴茶香:诗集《春暖花开》序
赵振王
2011-11-30
保山诗歌一二三
赵振王
2011-11-08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