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年后的丘树宏,写诗开始不刻意,有感则发,没有灵感则绝不强求。他所有的诗,一是在八小时之外和节假日里写的,二是出外考察、旅游、培训时所做的,偶尔也在参加大会时来一点灵感,匆匆写下不连贯的几行,空闲时再予以修改整理。
一旦有缘踏足万水千山,丘树宏便会珍惜每一个机会,去营造诗的意象。他说,旅行就是看遍千般景色体验万种风情,就是阅读流动着的历史和文化,就是去开掘蕴藏其中的哲思和理趣,就是去审视和发现崭新的自我,就是去营造新鲜的诗境。
关于远方,丘树宏说,“走出了森林,我们才知道山外有山;走出了大洋,我们才知道海外有海;走出了苍穹,我们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是蔚蓝,海外是蔚蓝,天外是蔚蓝。蔚蓝是自然的颜色,蔚蓝是人类的家园。”
《风吹过处》是丘树宏第一部“游记”类诗集,收录近百首诗抒情短章,总能寥寥几笔画出诱人的风光韵致,灵隐寺的深幽,张家界的雄奇,外伶仃的开阔,不仅浸透了他热爱祖国的深情,而且凝聚了他的历史感悟与审美发现。
在他看来,草原上一个个用石头垒砌的敖包,是“生命的路标”,有了它,牧民的心才充满了“美丽的梦想”和“生活的自豪”。
他在《新疆断想》中说,“多想,掬几把远山的白雪,滋润这茫茫的沙漠,浇灌这无边的戈壁,让千里的边疆大地,都变成绿色的江南。”
他所看到的莱茵河,“永远的流金溢彩,养育了多少个民族;永远的母恩浩荡,滋润了千万个生灵”。“而罗蕾莱女妖的歌声,依然充满诱惑,依然动听迷人,却再也没有哪一个船夫,重复那个美丽的错误”。
他笔下的奇山异水,是富有生命力的,或写得酣畅淋漓,或写得惟妙惟肖,或写得神思飞扬,或写得若隐若现。
他的诗,涉及理想、哲学、生命、大陆、海洋、地球与人类世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山水游踪,有感即有诗。写过孙中山、屈原、冼夫人等历史名人,也有“足球梦”、“飞天梦”等时代颂歌。他的诗情里,呈现多彩的景观。
对于未来的生活,丘树宏说,坚持行走、行走、再行走,继续写作、写作、再写作,这是自己的爱好,更是志趣,也是责任、是使命,是自己的生命所在。
丘树宏说,愿以一生的行走,处处留下丰盈的诗意。
本文图片由丘树宏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