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第三届“包商银行杯”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在京开幕


作者:  来源:中诗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4-05-19 15:53:37  点击:


   2014年5月17日上午10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与包商银行联合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精神活化石——第三届‘包商银行杯’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出席双年展开幕式的主办单位领导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新风,《文艺研究》杂志主编方宁,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杨斌,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数字保护中心主任丁岩,包商银行首席文化官王德恭;出席双年展开幕式的嘉宾有:解放军摄影协会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钱海皓,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王秉伦,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陈建文,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庞井君,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王郑生,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陈勃、于健,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更前、张桐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顾立群,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霍玮,解放军画报社社长柳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唐东平,中直机关摄影家代表刘兴华,著名摄影家吴鹏、刘铁生,北京国宝书画院院长赵春原,《中国摄影报》副总编柴选,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鹗;还有双年展总策划、中国书画网总编赵智,双年展外国影像部分策展人黛安娜?金斯伯瑞。此外,还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界的朋友们。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无形的、活态流变的精神财富,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永恒的魅力。此次展览通过150幅国内外的摄影精品,以影像艺术的方式,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化地呈现出来,将知识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紧密结合,将给广大观众带来很大收获,同时也可以从影像角度集纳世界非遗内容,形成系列化的图像库。此次展览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让人们从全球化的角度观照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各国各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领略世界各国人民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明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对异己文化的包容度和理解度,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并对合作伙伴包商银行、策展人黛安娜?金斯伯瑞及参展的摄影师表示了感谢,号召更多的摄影师拿起手中的相机,去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精神的活化石留下更多的精彩影像,以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
    包商银行首席文化官王德恭代表赞助商包商银行对此次展览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位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表示了感谢。指出包商银行一贯重视文化建议,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将与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一道,把双年展长期坚持下去,打造出世界摄影的品牌。
    双年展外国影像部分策展人黛安娜?金斯伯瑞认为此次双年展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比前两届大得多,但收获也最大。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传给我们的经验和实践的化石,而活的文化是我们自己。我们是群体,延续,美感和意义,我们有责任把这些无形遗产传承下去。
    本次展览精选了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80幅左右,展现了郎木寺展佛、赛大猪、元宵节、花萼楼祈福、闻喜花馍、南丰跳傩、杨家埠木版年画、婚姻礼俗、跑驴、民间社火、安塞腰鼓、苗家长桌宴、里北洋殿会、灯舞、马街书会、白云山庙会、苗族鼓藏节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赵琼诗集《走在春天的家门口》获第七届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

 下一篇:席慕蓉:诗歌拯救了我孤寂的学生时代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