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柳忠秧诗集和代表作《哭长江》等受到专家点赞


作者: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14-04-03 11:30:13  点击:



  多年来,柳忠秧还创作了《天下江山黄鹤楼》、《岭南歌》、《天下洞庭天下楼》等诗作。柳忠秧用纯正的诗语言、宽容的大历史观,以宏大叙事与抒情挂钩,将纵横驰骋的想象力,咏叹地域文化的灿烂,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穿透时空。

  在长久的诗歌实践后,柳忠秧提出了他的九重文化大境界:“忧愁天下,忧乐天下,兴亡天下,批判天下,期待天下,担当天下,自君天下,自由天下,生死天下(向死而生)。”学者余三定在研读柳忠秧诗作后评论:“这九重文化大境界极大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人文精神,其自有天下的诗歌精神不仅涵盖了诗意的栖居,而且达到了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哲思臻境。”

  柳忠秧对屈原的推崇就在于,屈原真正的做到了生死天下:“屈原的伟大在于他作为诗人的品格,向往高尚,他诗作意象中有菊有梅,他对大江大河的崇拜,这是民族魂,也是诗魂,家国之忧,家国之痛,不仅忧自己,忧君王,也忧族群,他是殉道品,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出生入死,屈原之死唤起文化之生。”

  “在自君天下里,诗歌是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柳忠秧生活中除了诗歌,便是美酒。他亦有一个称号曰“柳不倒”,乃是诗友赞他酒量惊人。对酒他简直同李白如出一辙,《楚歌》说得淋漓尽致:“斗酒香飘千万里。”柳忠秧看来,中国长期以来封建专制统治,老百姓的行动自由、言论自由、心灵自由是受限制的,一旦人喝醉酒之后,就可能进入自君天下的境界中,自己是自己的帝王。

  诗歌只有好坏之分

  “诗歌作为名词概念,必有其内涵和外延。”柳忠秧强调,诗歌首先是诗学,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审丑主义”的真正价值是审丑求美,而不是时下无知诗人们自以为得意的审丑求丑、以丑为美。“反智主义”的真实含义是反假智慧真愚昧,而求真智求大智。

  “现在诗界处于"因为没文化,所以反文化"的反智、审丑、愚昧的反文化状态。”柳忠秧认为,文学的背后是文化,诗歌也不例外。汉语诗歌的血脉不能断,几千年的汉诗基因和汉字密码一旦丧失,只会产生“西方诗歌的中译本”(著名评论家李少君语)、“西方诗歌的搬运工”(著名评论家杨匡汉语)。

  柳忠秧强调,汉诗的汉文化血统和遗传基因是汉语诗歌透不掉的宿命,是汉诗之根之魂之本体。“好有一比,一对土生土长的武汉夫妇,怎么可能养出金发碧眼的洋小子?”

  对于自己的诗学观,柳忠秧历来强调:“诗歌只有优劣、好坏之分,并无新旧之别。”近年来,柳忠秧的诗作《岭南歌》、《天下江山黄鹤楼》等诗作在评论界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是新诗,有人认为是古诗。据悉,这些诗作编入古体诗集的同时,也以相同内容不同的排列方法编入其新诗集。柳忠秧表示,同题同内容亦“古”亦“新”的两种版本正是自己所倡导之“诗歌只有好坏之别并无新旧之分”重要观点的文体实践。

  著名诗人屠岸曾评论:“柳忠秧的诗语言很纯正,古典意味醇厚,其作品具有成功的创新尝试。”学者於可训也认为:“柳忠秧将五四诗歌的优良品质继承下来,同时又深得中华古典诗词的熏染和启迪,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造性的转化,这一点非常宝贵,这是他对中国诗歌的贡献。”

  提起《楚歌》,柳忠秧说:“屈原的作品、"三曹"的作品、李白的绝大部分作品,都不是格律诗,主要是尾字押韵,把格律诗等同于古体诗,是谬论。而《楚歌》参考了楚辞体、歌行体、古风、七律等体裁,同时尽量在诗体的把握上放宽标准,不强求格律对仗。”每一种诗体,是先有诗,即大量的创作实践,后有体,亦即后来的研究者加以总结提炼的“体”。柳忠秧表示,他力图将各种诗体融合、打通,至少将“新”、“旧”的概念淡化。目前,柳忠秧及他身边的一些朋友,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诗坛学者们已将柳忠秧称为“新楚骚诗派的奠基人”,他们的目标是恢复汉语诗歌的荣光。
9 7 3 1 2 3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征稿延期通知

 下一篇:《城市诗人》2014年卷 目录
  相关链接
中国当代泛叙实诗研讨会发言实录       2015-12-01
庆典无忘告乃翁(组诗·三首)       2015-09-04
王德兴简介     中诗网  2015-09-04
“宝玉陈·钓鱼岛杯”第4届世界华文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中诗网  2015-09-04
刘燕:《山海经》     刘 燕(蓝帆)  2015-09-04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