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诗人西川谈互联网时代诗歌热:写作不应为出名


作者:  来源:搜狐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4-12-24 08:11:34  点击:


  新华社长沙12月22日专电 日前在长沙召开的第五届“十月诗会”上,专家们表示,从早期的“梨花体”,到现在的“乌青体”,都不能代表诗歌界的整体形象,诗人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写诗应恭敬对待。

  随着个体的觉醒与社会的激荡,诗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探索内心的一种方式。“第一朗读者”“诗歌是一束光”“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诗歌公众号订阅量猛增,在微信朋友圈内掀起诗歌转发风潮。

  诗人杨克表示,网络对诗歌的影响分两面:坏处是没有经过筛选,使一些很不如意的诗发了出来;好处是不被埋没,以前编辑把关,现在直接发表。

  在这些未经筛选的诗歌中,空洞、苍白的“口水诗”走红成为文化现象中的“奇葩”。诗人余怒说,以前农耕时代是“枯藤老树昏鸦”,工业时代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但不管是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诗歌语言的创作有一条是千古不变的,能被称作诗的东西就是我们个体的感受,个体在这个时代所感受的孤独、梦想、快乐与悲伤。”他说。

  有些诗人像“思想者”,有些诗人像“行走在街上自娱自乐的人”。这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诗人西川对互联网时代“诗歌热”的感受。西川说,自媒体时代,写作不应该是为了出名,“我们的内心、存在、历史感、现实感”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构成我们写作的意义,“一个诗人写一首漂亮的诗不是什么难事,一个诗人写一首有意义的诗,这个不太容易。”

  网络上流行的诗歌中,也不乏有一些好诗。近日,一个三年级男孩的诗歌《挑妈妈》在网上吸引了3万人转发:“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网民纷纷为孩子独特的创意和纯真的语言所打动,一些文化名人也对该诗的创意表示赞扬。

  “笔墨当随时代,还是笔墨千古不易?当随时代的应该是表达方式,千古不易的应该是笔墨身上的精神,是历经沧桑后的赤子之心,这也是我们跟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形成共鸣的所在。诗应该是人作为有限的存在,对无限的渴望。”2014“十月诗歌奖”获奖诗人泉子说。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宝安)国际诗歌论坛举办

 下一篇:绵阳设李白诗歌奖 每届总奖金100万元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