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大学,做过教师,现任《诗刊》社常务副主编。出版有诗集《大漠孤烟》、《商震近作选》,长篇纪实《写给上帝的白皮书》及随笔作品等。
大解(1957——),原名解文阁,生于河北省青龙县,197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主要作品有长诗《悲歌》,诗集《诗歌》、《个人史》、《山的外面是群山》及小说、寓言等共10余部。第6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程光炜和沈奇谁的水平高?
测不准
肯定有人说程光炜水平高
肯定有人认为刚好相反
也许21世纪多数读者认为
沈奇牛叉;可22世纪人们
又迫不及待地重新翻牌
奇迹常常是在情急之下
迫不得已产生的。我想出
一个美学意味极强的办法——
组织一场他俩的摔跤比赛
单打独斗——奥,刚想起来
他俩不是在大学教体育的
名教授有手不用,用脚
有点不雅,还是掰手腕吧
我乐此不疲地煽风点火,之后
打两次电话,E-mail三次
还筹划预约四位国际裁判
沈奇教养良好,长得像
他不大赞成的“知识分子”
程光炜礼贤下士的笑
却又非常“民间”
他们准备相握——掰手腕
的手,略微尴尬中
提起,相互做个揖让的姿势
沈奇说,“光炜水平高”
光炜说,“沈奇兄水平高”
双方颔首而笑,很真诚的样子
之后他们突然想起了什么
扭头看我
就像看一个恐怖分子
2009年12月1日
程光炜(1956——),江西婺源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思潮研究所所长。著有《艾青传》、《雨中听枫》、《踩空的踏板》、《文字中的历史》、《中国当代诗歌史》、《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文学史研究的兴起》、《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等学术专著14部。
沈奇(1951——),陕西勉县人,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教授。出版诗与诗学著作6种,编选6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有诗集《淡季》、诗与诗论合集《生命之旅》和《沈奇诗学论集》(三卷)等行世。本叟之一:韩国亲家
做梦都没想到,和一位韩国先生
结成了儿女亲家。现在倒没做梦
我就坐在他的对面
我礼貌地向他问候,我儿子
把我的话译成英语,说给他的
太太;我儿媳再将我的问候
从她丈夫——我儿子嘴里
接过去,转译成韩语
这期间我的眼睛,盯着儿子
儿媳,最后才转移到亲家公
那里,一直不敢松弛脸上的笑意
也是同样的问候,又从他那儿出发
到他女儿——韩语;女儿到女婿
——英语;到我这儿——汉语
那天我们说了一个小时的话
谈的很亲密。只是时间用的
多一些——三小时。窗外
温哥华的上空,往返着鸥鸟
和飞的很低的飞机
我点头点得像鸡啄米
2009年8月18日
品评林莽的中国画
“林莽兄啊,我要说你的画好
你不要为了一个外行的夸奖
而得意;林莽兄啊,我要是
说你画的没那么好,也别因为
一个无知者的评价而泄气”
——重要的是
一打开这些画
林莽就珍爱不已地盯着瞅
嘿嘿对自己笑
右手在头顶上弹琴
又像在数着他那梳得齐齐的
所剩无几的头发
2008年11月16日
林莽(1949——),河北徐水人,朦胧派代表诗人之一。1969年赴河北安新县插队务农。历任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副主任,诗刊社副主任,副编审。北京作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等。
唐晓渡怎得“渡”
把自己渡成脑满肠肥的款爷
晓渡没有这样的宗教情结
把一些文学青年渡成诗人
或许是他的一世福音
渡人;渡己。度时光
有水;有酒。有烦恼
也得审稿,包括部分
不知所云的“烂稿”
也得发言,没话找话
思路画着弧线,盘旋
眼睛盯着窗外的鸽子
忍受着“对诗歌的严重冒犯”
佛祖也无法引渡今天的人去对岸
找不到达摩的芦苇,找不到船
事后我们曾经相顾而大笑
任那笑声打着滚,跌成碎片
2009年8月18日,中国现代文学馆
唐晓渡怎得“渡”
——根据唐晓渡意见修改版
把自己渡成脑满肠肥的款爷
晓渡没有这样的宗教情结
把一些文学青年渡成诗人
或许是他的三世福音
渡人;渡己;度时光
有茶;有酒;有烦恼
也得审稿,包括那些
不知所云的“烂稿”
也得发言,没话找话
脱榫的思路划着弧线,盘旋
眼睛盯着窗外的鸽子
忍受着“对诗歌的严重冒犯”
佛祖也无法引渡今天的人去对岸
咱找不到达摩的苇叶,找不到船
双手合十又摊开我们相顾大笑
任那笑声打着滚,跌成碎片
2009年11月10日
唐晓渡(1954--),江苏仪征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2月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编辑部先后任编辑,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学论集》等,译有米兰·昆德拉文论集《小说的艺术》等,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新诗三百首》、《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等10余种。
文职大校刘立云
上帝总是检讨自己
上帝总觉得自己好事做的不够
我没见过上帝,不知道他
会不会羞涩,但是立云
为什么和人说话总脸红啊
立云你做错什么了吗
我见过的那些好人,尤其是坏人
在被发现之前总是气定神闲的
认识立云的那年我们
30多岁,立云见到战友
和首长时候都要挺胸
——致敬
20年了终于有一天我咬咬牙
说立云把手放下
这世上有几人值得你敬礼呢
我没说出的话是:又不是大姑娘
你胸脯挺了也没人看
立云努力想做出一个狡黠的笑
但让人憋气的是那张脸
仍然像立云老家的门板
那么敦厚,那么实在
2009年7月4日,武汉
刘立云(1954——),江西井冈山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历任《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编辑、主编。现任解放军出版社文艺图书编辑部主任。出版诗集《红色沼泽》、《黑罂粟》、《沿火焰上升》、《向天堂的蝴蝶》、《烤蓝》,长篇纪实小说《瞳人》,长篇纪实文学《1949:净化大上海》、《血满弓刀》等10余部。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与王久辛说光阴
——中国现代文学馆即兴
会议热闹,我的烟瘾也不甘清冷
溜出大厅。留下一张早上喝了粥
齿间镶嵌着几颗米粒的嘴巴
对着麦克风做无边无际的发言
久辛说,天气好,随便走走
两点烟火,映着楼墙边的残雪
漫步,慢,一起一落的脚尖
从B座的石阶前,到大门
再回转,一支烟刚好抽完
转回时,阳光向东又覆盖了
一二三,四个车位。心跳怎么
突然加快?久辛说,人生苦短啊
我们相识,转眼已27年
2009年2月20日
王久辛(1959——),生于西安市,祖籍河北邯郸。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主要诗集有《狂雪》、《狂雪2集》、《致大海》,散文集《绝世之鼎》,报告文学《东方红霄》,大型电视系列片撰稿《中国之路》(10集)等10余部。2008年在波兰出版波文版诗集《自由的诗》。曾任《中国武警》主编。
大师徐鼎一
徐鼎一40刚过没多远
离“叟”还差点年头吧?
但是以上各位,除了文老
就数徐鼎一的胡子长
昨天我还说,“我做了个梦
梦见你把胡子弄掉了”
在梦里我大惊失色
今天却大快朵颐地收看
鼎一大师正襟危坐山东卫视
谈论《收藏天下》
谈李可染,谈齐白石
就不谈湘潭白石镇的
“白石菜市场”;“白石洗脚城”
“白石——什么什么批发部”
我叹一口气,他叹一口气
徐鼎一,过去是位诗人
自从留了胡子
改用胡子来画国画了
还好,他认为“写诗太难”
似乎给哥们儿留点薄面
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他
几句坏话,朋友们先别忙着叫
“鼎一大师”。因为陆健说过
“什么时候你的胡子一飘
北京东郊的树叶纷纷往下掉
你的大师名头就算落定了”
陆健又说,“反正也快了”
2007年12月11日
徐鼎一(1967——)曾用名徐亢、徐玉国等。重庆市云阳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现为《荣宝斋》执行主编、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徐亢诗选》《重心》,鉴定专著《鉴识齐白石》《鉴识李可染》《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李苦禅》《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齐白石》《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李可染》《徐鼎一说书画》,诗画专著《乙斋诗画》等。
佩服欧阳江河
佩服欧阳江河,大概不仅我一人
“最后的幻象”尽管极度才华
也要不客气地清算一回
那已经略显陈旧的唯美
让“白马非马”之“马”
从诡辩术进入诗歌成为
一种思维体操的筋斗
“从一个象形的人,变成一个
拼音的人”包不包括他自己?
“傍晚穿过广场”之后,欧阳江河
那并不魁梧的个头,突然高大起来
“一个人往东边射击
一个人在西边倒下”
西边那人没倒下,而是我倒下了
据说,欧阳江河能根据一篇文章的
某个注释引发一两个小时的滔滔宏论
西川云:“欧阳江河的脑子,够使”
人云:转得比轴承还快
若是轴承转得稍慢一点
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
我就更佩服他了
2009年12月19日
欧阳江河(1956——),生于四川泸州市,原名江河,著名朦胧派诗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代表作有《玻璃工厂》,《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傍晚穿过广场》,《最后的幻象》,《椅中人的倾听与交谈》,《咖啡馆》,《雪》等。著有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泪》、评论集《站在虚构这边》。向宗鄂约一篇诗稿
知道他已金盆洗手不写诗了
所以我故意说——宗鄂兄
今天登门求一幅画
宗鄂展纸蘸墨,在画荷
嘁哧咔嚓,长茎茵茵真挺拔
他问咋样?我想的是
杯子里的雨前龙井味儿不错
勾完轮廓,挑叶脉、上水彩
轻描淡写,玉女吹箫夕阳斜
他自许地问“行不?”
我感兴趣的是
他弹烟灰的姿势很别致
我说你画一只船,头上长着角
几根水草吃面包,古代雅士
穿着三点式······“坏小子
今天你是成心捣乱来啦?”
我说你一个写诗的
不好好接着写,只画画
你不一直在跟自己捣乱吗?
2007年11月27日
宗鄂(1941——),本名寇宗鄂,四川梓潼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班。历任《诗刊》编辑、编辑部主任、编委。著有长篇叙事诗《礼花赞》(合作),抒情诗集《野蔷薇》《悲剧性格》《红豆》《宗鄂专辑》(诗配画)、《西爿月》等。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
本叟之二:讲道理
一位研究生抱怨
那某某同学,明明
论文没我的好,凭什么
他得八十分我七十七?
找工作,为什么科研单位
这种跟攻关扯不上关系的
也喜欢漂亮妞?留校的事情
已经和牛书记马主任
请求了三次了
我跟他讲“道”
他跟我讲“理”
我跟她讲“理”
她跟我讲“道”
不是用“理”拆解我的“道”
就是用“道”压扁我的“理”
我只好听天由命回家乡去
我说看来教你三年
你还是满脑门学究气
你出生就是女孩
父母跟不跟你讲道理?
答辩老师本来要给你
八十一分的,笔坏了
换了一支,回来
顺手给了七十七
牛书记,无论你讲什么
就是把他讲得口吐白沫
上气不接下气神志昏迷
他还是牛书记
就像马主任说的
一年有四季,地球
讲不讲道理?
地球那么大个儿
还得绕着太阳转圈
太阳讲不讲道理?
我真失职。误人子弟啊
苦口婆心教你
你竟然还在讲道理
2013年6月18日
牛汉在诗歌会议上发言
很久没在研讨会上见到牛汉了
很久没见到那位一米九几
坐那儿和别人站着一般高的
牛老师
研讨会,就是表扬会,好话会
神仙会。主持人的笑
像一个抽屉,拉出来满是珍宝
有贝齿的贝,有珠圆玉润的珠
有和甜(田)玉的“甜”
起码是一团和气的“和”
挑剔?吹毛求疵?请稍息
都属于不和谐音
玉嘛,当然是值钱的东西
别说学术底线、道德底线
就是前列腺,那也得发言(炎)呀
只要你肯恭维,紧紧围绕
众星烘月的“月”,众星捧月
的“月”,彩云追月的“月”
还有彪炳什么的“月”
主持人一笑——
他(她)的抽屉就拉出来
大放光彩
映得大家的脸庞像红包那样
红彤彤的
肚子里那几个褒义词,哪怕
金贵得跟你生病的儿子似的
也得让他见见人、放放风嘛
不巧,曾经,有一两次
主持人捂着嘴巴,像长了龋齿
满脸痛苦。他的笑生锈了
使劲打打不开,对面是牛汉
满脸皱纹里的风霜雪雨
2009年9月18日
牛汉(1923-2013),本名“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又名“牛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定襄人,蒙古族,“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出版诗集《彩色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温泉》、《蚯蚓和羽毛》,散文集《童年牧歌》、《萤火集》、《滹沱河和我》及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2本。
谁在开松涛和我的玩笑
——2009年7月6日访李松涛不遇
世界上所有的坏东西
都不是好东西,比如希特勒
比如东条英机——糟了
写跑题了,他们
和松涛有什么关系呢
世界上所有好东西
都让人受益,比如荷马
比如但丁和松涛,哎
松涛说陆健你这是夸我
还是骂我哩?
命运在开人的玩笑
松涛心脏偶感风寒,眼疾
时尚爱开诗歌的玩笑
除了疾病不好,还有医生和
文学史家的责任跑不了
这是一位勤劳的诗人
要投入家庭的房屋改造
这里有一位严谨的诗人
上下水管连接就像
上下句的连接,和意象
与辞藻;做装修
的工人约了多次还没到
还有我,上次松涛来京
我不小心躲到国外去了
显然犯了对仗不工的毛病
这次我来沈阳见他不着
怪手机错位的“呼叫转移”
怪起承转合的文章做法
我没学好
2009年7月6日,沈阳
李松涛(1950——),生于辽宁昌图,长于抚顺,工作于沈阳,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6年发表组诗《深山创业》,1978年出版诗集《第一缕炊烟》,1988年发表长诗《无倦沧桑》,2002年出版跨文体长诗《黄之河》。至今出版诗集19部,散文集、小说集、报告文学集6部。长诗《拒绝末日》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王明韵不受欢迎的时候
这个题目刚写下来,我就知道
——我完了
肯定要被孤立了
无论男诗人还是女诗人
都会骂我反对我
谁不欢迎王明韵呢?尤其是
穿着花格衬衣、每天都
干干净净的王明韵
话语淡淡的、举重若轻的他
常常眼角不经意地一扫
不受欢迎——明明通知了
今天政治学习,偏偏
假装记错了、记成了明天开会
的王明韵
比如请部长捎信、请书记
打电话——比人造卫星
绕的圈子还远,仅仅为了发表
两首小诗,满足一下比纸还薄
的虚荣心。就是不给面子
的王明韵
谁能不懂——面子就像
操场中间的一个门框
别人在门外自己也在门外呀
面对“停掉你的《诗歌月刊》”——
比长官意志的脸盘还壮观的
威风之下,仍旧一幅小民犯上架势
的王明韵
有詈骂声、讥笑或讨好的声音
他带着很无辜的表情
说听不见,我左边的耳朵早就聋了
多年了。转过身小声告诉我
“老听喇喇牯叫就不种庄稼了吗?”
等等
都是王明韵不受欢迎的原因
包括外地笔会醉酒后,把别人
的门当成了自己的门
锤得震天响
个别时候,女儿王茜的批评
最为严厉,决胜千里之外
“王主编,太过分了吧
又不是开会时间,为什么
刚才连续两次掐我的电话?”
2009年11月28日
王明韵(1961——),安徽濉溪县人,出版诗集、随笔集《给一朵云》、《最后的道路》、《灰色鸽群》、《死亡秩序》、《身体的十四行》、《我的妥协之旅》等10余部,《诗歌月刊》杂志主编。向李犁同志学习
向李犁同志学习
是伟大领袖说的
“没——没说过!”
那就是我说的
向李犁同志学习
李犁年轻、才华横溢
刚提笔写诗,就登上
国家级刊物。当初在抚顺
李松涛多次表扬。为啥
——啥表扬?松涛也姓李
向李犁同志学习
学什么?评论写的棒。你去
《李犁的热炕头》博客瞅瞅
判断准确,文笔犀利
“李犁鼻子大,一闻味儿
就知道好坏,高矮粗细”
商震刚说完,就挨了骂
“你小子不——不是东西”
向李犁同志学习
朋友有难处,比人家还着急
出钱出力,都没问题
坚持时间观念,别人请饭
他和陆健一样,有时候
比主办方更早到——到席
向李犁同志学习
要态度认真,不断努力
至于李犁偶尔口吃,说
“鱼儿离不开——开水”
我们就不学了。因为
大家都知道鱼儿到了
开水里,会出什么事
2009年10月6日
李犁(1962——),原名李玉生,辽宁人,客居北京。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辽宁新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美学硕士。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诗歌和评论。出版诗集《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十四首歌》,评论集《拒绝永恒》,研究集《天堂无门——世界自杀诗人的心理分析》等。
陪北塔登占鳌塔
陪北塔登海宁占鳌塔
占鳌塔——内八层、外七层
加上北塔,九层
北塔听完,把噗哧一声笑
喷在他不停摇动的扇面上
北塔那柄从岳阳楼边
带来的褶扇,刚要兴风作雨
钱塘江的一线潮就如
千军万马从大海涌来
大海不停用曲线划着它的疆域
壮观、美丽。那姿态在说
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一点不像我们人类
多少有点暧昧,常常
不知所云地嘟囔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冲在前面的浪像一面土墙推进
墙上无数的门不知疲倦地开合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竟然是一群黄头发绿眼睛的
游客,在吟哦
占鳌塔果然视野辽阔
徐伟锋——不对,是北塔
云彩上阳光在他的表情之间
明暗错落。我说北塔
假如有人现在还叫你徐伟锋
你不会不习惯吧?
“当然,诗坛上鼎鼎大名的西川
不也还是刘军嘛!”
2005年7月
北塔,原名徐伟锋,生于苏州吴江,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世界诗人大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秘书长、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曾受邀赴美国、蒙古、韩国、荷兰、马其顿等10余国参加研讨、采风、朗诵和讲座等各类文学活动。出版诗集《正在锈蚀的时针》(中英文对照)、《石头里的琼浆》等,学术专著《一个诗人的考辩——中国现当代文学论集》、《吴宓传》等,英译中《哈姆雷特》、《八堂课》(诺奖得主库切的长篇小说)等,中译英著作有《卞之琳短诗选》(与卞之琳合译)等共30余种。
张同吾秘书长
张同吾秘书长一准愿意
让全中国人民
有条件写诗的都来写诗
(他不会站在天安门上说这话)
张秘书长一贯低调
他强调我们愿为更多
写诗的朋友做服务
(绝对真诚的是他的态度)
张同吾秘书长一定相信
粗通文字的人用功写诗
能精通文字,情感迟钝的
心也能开出花朵
(就像某革命导师相信的那样)
张秘书长一直提倡
每人每天一个好念头
世界上就多出无数张笑脸
(张秘书长脸上、手上,浑身
上下都透着对文学哲学的理解)
你说某某写的很臭
你说对谁谁评价过高
你以为张秘书长不知道啊
心里明镜儿似的(花时间写诗
总比做别的更接近艺术)
诗歌学会,关键是学会
大师都不能生而知之
你以为你是谁
(张秘书长从来没觉得自己
强过谁,强也不喜形于色)
当然有沽名钓誉之徒
当然有蝇营狗苟之辈
个别贪官,诗写了一堆
(诗集印刷分外精美)
诗歌学会,诗歌精髓
只可惜他们没学会
(不能把诗歌学会怪罪)
2009年7月27日
张同吾(1939~)祖籍河北乐亭,生于哈尔滨。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首都师大)。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集《爱,不是选择》,诗集《中秋月》,专著《小说艺术鉴赏》、《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等。
评论家张清华速写
张清华笔扫千军
千军之外,一些人
(张清华视而不见的人)
对他颇有微词
只有几位上将首级
亲眼目睹过他的卷发
(张夫人喜爱的那类卷发)
但是我们对他
更为性感的胡须不加讨论
你若说他好色
他不一定不高兴
(张夫人是位画家
精通色彩学)
你要说他花心
他幸福地笑起来
啊呵呵呵
全不像面对别人的诗稿
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2009年7月4日武汉黄陂木兰湖畔
张清华(1963——),山东博兴县人,曾任教山东师范大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内心的迷津》、《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猜测上帝的诗学》、《穿越尘埃与冰雪——当代诗歌观察笔记》等多部。散文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诗集《我不知道春雷是站在哪一边》等。
篡改杨炼
杨炼在伦敦的住所内
有一张很大的挂图
(我眼前出现了
一张人体解剖图)
其实,这张图是杨炼
新近构思的一部大作品
(噢,我似乎看到了
刑天舞干戚的威武)
故事是唐晓渡这样开头的
括弧里面是我的现场感受
就像一部交响乐
确定主题(主题先行)
先做结构(就是刚才说的
图表哦)几个章节,部分
呼应整体。然后调动思维
把意象派遣到适当的位置
(按图索骥,或者叫“跳方格”)
唐晓渡的描述,绝对平心静气
陆健的阐释,很可能是恶意歪曲
(我们已习惯歪曲。我们
每天做的唯一的事
就是不停篡改别人和自己)
“那么杨炼,怎么解决
诗歌滋生的自发性问题呢”
“强行进入相应的语境;寻找
等待。更多的,要问杨炼自己”
其实,我也时常这样写诗的
比如《名城与门》那本书,比如
《唐晓渡怎得渡》、《篡改杨炼》
不过杨炼的诗,往往离伟大不远
陆健则常在人间烟火里纠缠
2009年12月19日
杨炼(1955-),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祖籍山东,出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1988年被中国大陆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出版著作《荒魂》、《黄:朦胧诗精品》、《鬼话》、《大海停止之处》、《鬼话·智力的空间》、《幸福鬼魂手记》、《一座向下修建的塔》、《叙事诗》、《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等。2012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大官湖的快乐
宿松有八十万亩的水面
我们为什么不去看看?
我们去了,恰逢微雨涟涟
晓雪老师,采风团就数您
官最大,咱们就到大官湖吧
晓雪老师颔首,他的下巴指向湖边
大官湖果然洋洋大观
有道是:此大观胜过彼大官
紧接着
‘螃蟹就来看望采风团的同志了”
带网箱的小船靠近我们的大船
没想到谢建平如此幽默
我说谢老师你姓谢真是难得
要姓了螃蟹的蟹——不写诗
你都出名了
那边于连胜先生是否该姓
乌鱼的鱼哪?于先生
白皙沉稳,著作等身
要姓也得姓石斑鱼的鱼比较斯文
晓雪老师那中国第一流的
绅士的笑、君子的笑也开始动摇
不是绅士和君子动摇,是他的笑
和咱这些野蛮人的笑
一起在湖面上奔跑
敢情晓雪老师姓杨,玩笑开下去
说完姓鹿(陆)的迟早会说到羊(杨)
“我明天就回到苍山去吃草”
大家轮流捏着一只个儿大而凶猛
的蟹子观赏、笑闹,辨认雌雄
我说晓雪老师照个相,您先来
大个儿的螃蟹要和大作家合影
谢建平指着我——
陆健你有什么资格代表螃蟹?
2008年11月12日
晓雪,云南大理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诗集《祖国的春天》、《采花节》、《晓雪诗选》,长诗《大黑天神》等,诗论集《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浅谈集》、《新诗的春天》、《诗的美学》、《面向新时代》、《诗美断想》、《诗美的采撷》,散文集《苍山洱海》、《晓雪序跋选》等20余部。获意大利第二十二届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傅天琳大姐
傅天琳大姐,我们喜欢你
但你似乎
总躲着大家的喜欢
开会发言;宴会吃饭
你常常坐在角落里
你怕投稿,怕编辑看不上
你的诗句;爱听别人夸奖
像个孩子;你笑的时候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
年轻了二十几
几乎所有人,电话找不到你
信件曾经无法邮寄
你躲进了音乐岛?
躲进了一只苹果里?
你藏在了小小外孙女的
掌心里
“三年,一本书没读
一行字没写”
可你一捡起笔
《星期天,山就长高了》
这优美的童诗,就传到了
纽约、吉隆坡、马德里
邻居还是把你当成了
小外孙女的慈祥保姆,问
你家主人付你多少工资?
你笑而不答,这是你心里
一个关于财富的秘密
2008年11月16日
傅天琳(1946年——),生于四川省资中县,现居重庆。诗集有《绿色的音符》、《在孩子和世界之间》、《音乐岛》、《生命与微笑》、《柠檬叶子》等。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应邀去过8个国家演讲。1989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叶文福听桑卡演奏
在一架古筝面前
叶文福是最忠实的听众
香烟已缭绕他的10平米小屋
像是山岚,像是水雾
像是阐释着亲情友情的出处
这是老叶最安静的时候
比睡着了还安静——
起码不打鼾,他眼睛微闭
这时候文福绝对不骂人
绝不说,我的诗天下第一
绝不拉住别人,让别人
听他的一首又一首作品
他睁眼,像要回放一遍
刚刚刮过的清风的细节
巨大的满足,比抽了一包
平时舍不得买的高档香烟
还要享受,就像是他自己演奏的
乐曲,他松弛了手
为了应和音韵的舒缓
就像小屋外的世界都病了
高山的石头,堆满他的记忆
流水,溅出一两滴——
在他的脸颊上
2009年9月27日
叶文福(1944--),出生于湖北蒲圻(现赤壁),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1964年入伍,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版诗集《山恋》(1978)、《天鹅之死》(1986)、《雄性的太阳》(1986)、《牛号》(199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