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商震 诗歌是钻石 不可能人人拥有


作者: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14-10-28 09:08:12  点击:


  记者:许多人对中国诗歌的现状不太满意,他们津津乐道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诗歌“盛世”,他们的傲慢与偏见甚至于来自唐诗宋词的光辉,以为如今“诗歌已死”,在您看来,诗歌的现状真的如此不堪吗?

  商震:有这种观点的人,一定是对当下的诗歌状态不了解。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诗歌“盛世”理解得片面。当时所谓的“盛世”,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世界里过于冷清和沉寂,而诗歌一直是社会重大事件、重要时间的急先锋,所以,一些人看到了那个时期的诗歌“盛世”,其实诗歌只是那个时候的早醒者、早行者。当下的诗歌,我认为是最蓬勃的时期,最有可能获得更大进步的时期。所谓“诗歌已死”,要么是对诗歌及文学领域有了疏隔,要么是带有偏见。诗歌永远不会死,因为这个大地上永远会有花儿开。

  记者:在我看来,诗人曾经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身份,但现在,在开玩笑的时候,总有人会说“你是诗人,你们全家都是诗人”,这个身份更多地被看作一种调侃甚至轻视。您怎么看“诗人”在当下的生存处境?

  商震:一个诗人活在历史永远会受到人尊敬,而你的邻居是诗人你一定会不屑或轻蔑地一瞥,这是常识。这个常识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诗人,一方面要肩负历史的使命,一方面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诗人是无法在世俗快乐里实现自己的。这就让那些满足于世俗快乐的人,可以有理由轻蔑、戏谑当代诗人。其实,古今中外的诗人都是在邻居的嘲弄下茁壮成长的。诗人是不能与世俗生活苟同的人。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包括言谈举止,都和世俗有一定的距离,不被满足世俗生活的人理解是正常的。

  记者:我总感觉,无论是诗歌,还是诗人的被看轻,与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等事件带来的争议尤其是非议有关。像赵丽华,本身也是一名诗人,却以诗人的身份调戏诗歌,在他们以口水诗搅动争议之时,难免让诗歌承受众人的口水,诗歌真是“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了。您怎么看这些现象?

  商震:社会上对诗歌的非议,都是违背诗歌精神的,都不是对诗歌这门艺术形式的专业讨论,如果我的嘴冷一点,那就是,人们在围观的心态下,制造娱乐话题。有些人认为诗歌是软柿子,可以拿来取笑。其实当他们一张嘴,我就看见了他们的低俗、阴暗与反文化的心态。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生长状态,诗歌也不例外,我想,没有人把李白的打油诗拿来取笑吧,因为李白已经被盖棺论定了。当下的诗人被取笑,大部分是一些人想哗众取宠。当然,有些诗人也有自我卖弄的嫌疑。诗歌不会是很低的,相反,诗歌是钻石,不可能人人拥有。我想,当下有很多人也在奚落拥有钻石的人吧。

  记者:值得欣慰的,也许是,即便在诗歌屡遭争议的时候,仍然不缺乏诗歌的爱好者。网络上的诗歌论坛且不去说,值得一提的,还有很多民间诗刊的出现,比如在新疆,就有《火种》这样的校园诗刊,其实也是民刊性质。您怎么看这些民刊的出现?

  商震:诗歌本来就是民间的产物,你所谓的民刊与官刊不过是主办方的问题,我从来没认为我就职的《诗刊》不是民间的,同样,我也认为《火种》这样的民刊对当下诗歌的发展与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典籍《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写得最好的是“风”这部分,而“风”就是政府派采诗官到民间搜集而来的。谁敢说一百年后,当下的民刊中所刊发的诗歌不会成为经典呢?

  记者:您曾说过,诗歌是具有贵族品质的,网络和民刊的出现,似乎让诗歌的门槛变得更低,那么,诗歌的“火种”需要“燎原”吗,还是应该坚守“贵族的血统”?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世纪·中国梦 大型主题诗歌朗诵集》出版

 下一篇:打工诗歌,那些漂泊在路上的文字
  相关链接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