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的译介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国内出版的首部以“阿克梅派”命名的诗集,这本译诗集把人们对阿克梅派的评价带回诗歌艺术本身,有助于引导人们理解阿克梅派诗歌。
作家、诗人、重庆作协党组书记兼副主席王明凯在研讨会即将结束时对会议作了较为详尽的总结。他高度肯定了召开这部译诗集的研讨会,说这是重庆作协的进步。该诗集让大家认知了杨开显先生的翻译水平,其特点是:一是作品选得好,十分具有翻译价值、阅读价值和推介价值;二是诗作译得好,既准确完整,保持了原有风貌,又体现了“二度创作”深厚功力,契合了中国读者的审美需求;三是一篇序言和两篇附录写得好,使作品与作家两相对照,使作品内容与作家的悲惨人生两相对照,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阿克梅派诗作的内涵。以前,我们或许读到过阿赫玛托娃等阿克梅派个人的诗歌作品,但阿克梅派诗歌作为一个流派的整体,单独结集出版,在我国尚属首次,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钟摆下的歌吟——阿克梅派诗选》弥补了阿克梅派诗歌作为一个学派翻译出版的空白。因此,杨开显先生功不可没,可喜可贺。在艺术和技术上,杨开显先生的翻译文本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认同,他译技娴熟、译笔扑实、译文流畅,语言凝炼,节奏明快,音乐性强,有效地做到了信达雅的统一,既忠于原文,让我们领略了原诗的诗意和风貌,又让我们感受到杨开显先生对中国新诗、格律诗的特点以及对当下受众欣赏尺度的一种既标准又灵活的拿捏与把握。诗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十分稀缺和珍贵的译作精品。
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学者、翻译家、诗评家和诗人进行了紧凑而富有见地的研讨。会议在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气氛中结束。与会者纷纷表示,希望市作协以后继续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
(重庆市译协 魏道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