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自费出诗集值得提倡吗?


作者:孙建清  来源:文学报  责编:周占林  日期:11-03-05 22:24:17  点击:


   日前看到一条消息,河南沈丘县范营乡曲集村年近花甲的“农民诗人”李春胜,用10年时间精心创作了500多首诗歌,用以规劝、教育身边的人。他花2万多元自费出版两本诗集,共30多万字,然后骑自行车行万里路,免费将这些诗集送到青少年学生和农民手中。这令人感动,也让人敬佩。可是当我看到他的出书过程时,不禁感到辛酸!
  让我们看看记者是怎么写的:为了筹集出版费,他于5年前把家中的3亩地交给老伴,自己外出打工。无论生活多苦,他也不忘创作,在狭小的工棚里写出了100多首规劝世俗的诗歌。
  2009年春,他将自己的诗歌整理成《渴望新农村》和《规劝诗歌300首》两部诗集,每集各印10000册。他拿出全部积蓄,再加上卖粮食的4500多元,才凑齐2.2万元的印刷费。说实在的,这段话深深刺疼了我!让人说什么好呢,仅仅是为了自费出诗集,可以不管家里的地,可以拿出全部积蓄,可以到卖粮的地步,这对家人和孩子是公平的吗?且不说“如今中华多自豪,国泰民安江山牢。惠民政策得民心,前程似锦日日新。”(记者推崇的)这样的诗句有多大价值,有多少出版的必要,就是有一定的艺术境界和思想价值,像他这样的家庭景况,有没有必要成书也很值得商榷。
  写诗应该是自由的,自费出诗集,亦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我不想过多的责备这个农民诗人。我想说的是,舆论不应该鼓励农民自费出书,特别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现在农民诗人很多,打工文学兴起,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在报道这种文学现象时,应当着眼于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精神追求,而不是称赞他们出了多少书。
  我不反对农民自费出诗集,但是最好不是在经济如此拮据的情况下成书,不要出得太艰难,太勉强,因为这实在可以导致还没有完全脱贫的农民又再度致贫,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同样是农民诗人,我比较欣赏四川农民诗人马小川的态度,马小川说,他写了多年的诗,真正保留下来的不多,自己也不想出诗集,写诗只是一种爱好,一种对生活的激情的记录。
  写诗需要激情,自费出诗集需要理智。希望媒体不要以赞赏的态度鼓励农民自费出书。


分享到:
 

上一篇:诗歌要扎根在时代的土壤里

 下一篇:乡土诗人躬耕山村痴迷古典诗词 8年作诗800多首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