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创作中。”而究其原因,一是与她爽朗乐观的性格有关,二是,她发自内心深处怀有一种对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炽烈热爱与对光明前途的执着信仰。 熟知柯岩的人都知道,她所经历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从最初与工作组一起触及带有浓厚旧中国黑暗与丑陋烙印的改造妓女运动,到“文革”时期挨批斗,改革开放后还经历了被一些评论家一会儿认为偏“左”,一会儿又说偏“右”的非议。“其实,她有自己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她早已把文学的事业本身与国家的解放、理想、信仰等都联系在了一起,并且这种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于是,读者从她的作品中,既能阅读到诸如《周总理,你在哪里》那样饱含深情的怀念与颂扬,也能见闻到不少人生与社会的阴暗面,像后来被改编为电视剧的《寻找回来的世界》中的问题少年与问题少女,长篇小说《他乡明月》中的人性扭曲与种种不可思议的“奇遇记”。“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小我文学,她从一开始坚持的就是一种大的文学观,与国家、民族关联的文学让她的文字始终都充溢着力量。” 柯岩走了,但从她身上会读到一种可以叫做“精神”的东西,这种精神是一种执着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这是一笔永留世间的宝贵财富。 柯岩生平 原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生于河南郑州。当代著名诗人和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柯岩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专业创作,已出版作品50余种,代表作包括《柯岩儿童诗选》、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戏剧剧本《记着啊,请记着……》等。(记者 路艳霞 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