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诗歌写作:呼唤诗艺的回归


作者:傅小平  来源:《文学报》  责编:周占林  日期:10-05-03 08:04:53  点击:


 

  “ 现在我们强调诗歌的困境,谈到诗歌创作的不易,诗集出版的困难等等。因为此,但凡创办诗歌刊物、举行诗歌活动或出版诗集,都被视为诗坛盛事。诗人们藉此聚集在一起相互鼓噪。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毕竟关涉的是诗歌外围。涉及到诗歌本身,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困难,就放弃对诗歌技艺的追求。”在4月25日上海文艺出版社举行的“《北回归线》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上,来自台湾地区的诗人、画家罗青,对当下盛行于诗坛的缺乏真诚、不注重锤炼诗艺的不良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罗青表示,诗歌并不只是抒情的冲动、情绪的宣泄,也不只是对一时一地某种现象和事件的展示。它更是一种诗歌技艺的优雅呈现,其中包括诗歌的分行,对诗歌意象的经营,对普适性人生价值的确认等,都包含着相应的知识、智慧。“然而,我读到的很多中文诗歌,可能其中的一两句能读出点意味。但整体看,多是废话连篇,显得很是苍白。”对此,与会的多数诗人表示异议。诗人红山表示,这种着重于诗歌文本的批评视角,尽管有其合理之处,却脱离诗歌写作的历史语境和时代背景,容易造成认识的偏差。

  围绕诗歌技艺的争论看似水火不容,有一点却是与会者的共识,诗歌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评家刘翔表示,作为南方抒情诗歌的重镇,聚集在《北回归线》上的诗人,自觉地与当下把玩口语、日常生活,标榜反文化的诗歌写作拉开距离,坚持抒情诗的写作指向。“《北回归线》逆势而行,开拓了抒情诗的领域和境界,增加了现代抒情诗对当下生活的感受力。”

  据《北回归线》的现任主编、诗人聂广有介绍,该刊最初于1988年12月在杭州创办。当时主要成员有梁晓明、孟浪、耿占春等。从1988年到2003年断断续续出刊六期。在经过六年的停顿后,2003年,由于南野等年轻力量的加入,它进入了第二发展期。“在总体上,它以一种诗歌的开阔精神和上升力量为旨归,带着理想的情怀,并力争来到生活的现场。”聂广有说。



分享到:
 

上一篇:2010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征稿

 下一篇:“5·12地震纪念诗歌墙”40首候选诗歌出炉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