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河北省兴隆县,正是漫山碧翠、瓜果满树的时节,当车队沿着两岸画屏般的蜿蜒山路顺潮白河东行,那触手可及的诗情挥洒在每一位随行的诗人心上。兴隆县上庄村,是一个坐落在燕山深处的村庄,这里走出了两代三位在中国诗坛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刘章以及儿子刘向东、侄子刘福君。
8月16日的上庄是喜庆的,民风淳厚的乡亲们正聚集在道旁迎接,那被簇拥在中间的一位身穿鲜艳的粉色提花对襟唐装、挽着小小的发髻的老妈妈目光柔和、神色慈祥地看着大家,嘴里不停地说道:这多对不住,有劳大家了。这位老妈妈就是诗人刘福君的母亲白翠平,也是福君诗集《母亲》中的主人公。这天正是老人家81岁的诞辰。
在这个美丽的日子,在这个美丽的山村,中国诗歌学会、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这次别开生面的“《母亲》面对母亲”诗歌研讨会。与会诗人有中国诗歌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祁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小放、《中国武警》杂志社主编王久辛、《人民文学》事业发展部主任商震、《诗刊》编辑周所同、 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洪烛、中国作家出版社资深诗歌编辑张玉太、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北塔、河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刘向东、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主任大解、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主编黄殿琴、解放军二炮文工团副团长海田、中国诗歌网主编周占林、文怀沙工作室空林子、承德民族师专中文系副教授薛梅、承德新恒昌矿业有限公司经理韩闽山、承德红宝石广告有限公司经理罗士洪以及兴隆当地一些诗人雅士们。
研讨会主持人祁人先生就这次研讨会的诗歌与生活、诗情与亲情作了阐述,特别强调真诚的做人与真诚的作诗是一致的。与会代表纷纷发言,面对诗人的老母亲,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母爱之于人类的成长力量和道德教化,一致认为,福君《母亲》的出发点和归处是统一的,是从真实回到真实。毫无疑问,它唤起了人类共同的生命资源,印证了中国诗歌回归的起点,已经具备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可能性。《母亲》的诞生是中国诗歌界的幸运,也必定会促进中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最后,所有诗人共同祝愿福君母亲生日快乐,安康长寿!
研讨会在福君母亲的一首荡气回肠的《东方红》歌声中结束。母亲用她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书写着诗歌的真谛。
人类要记住母亲,人类要感恩母亲。诚如老诗人刘小放所言:山高水醇,天高地厚,大象有形,大美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