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放弃稿费 爱心诗人相约再返灾区


作者:余勇  来源:四川在线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07-07 10:43:31  点击: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北京、广东等地的8名诗人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他们在废墟现场是志愿者,提起饱含热泪的笔时又恢复到诗人的身份。在7天8夜的日子里,这群文弱书生们用脆弱的双肩扛起一箱箱救灾物资;掏空钱包购买药品、书包、学习用品赠送给灾区的孩子;用心去阅读灾区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用泪来谱写发生在灾区的感人故事。
  灾难面前诗人也是战士
  当大地被撕裂、山峰被削平、家园被摧毁、亲人被埋废墟时,当10万大军从祖国各地飞抵灾区从废墟中救出一条条生命时,有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坐不住了。他们是祁人、王明韵、洪烛、周占林、曾祥书、马丁林、龙威、潇潇等8名中国当代知名青年诗人。
  在这场全民齐动员的伟大斗争中,诗人们不仅没有缺席,而且勇往直前。中国诗歌学会以神奇的速度在五天之内就编辑出版了诗集《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又与广东省中山市文联共同组成了“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团”。5月21日,他们有的乘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坐汽车,赶到成都的当晚就投入到搬卸救灾物资的战场。从5月22日到5月27日,他们先后深入都江堰、彭州、汶川、什邡、绵竹、安县、北川、江油、平武等灾区,搬运救灾物资、为重获新生的孩子作心理辅导、对受灾群众送药、自掏腰包为灾区孩子送去书包、学习用品。
  出生在自贡荣县的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诗人报》主编祁人事后回忆道,“在灾区采访时,诗人本身的身份和角色已经淡化了,只要到了那个地方,我们就是战士。”诗人王明韵也说,“每天,我们奔走于灾区,身心都很疲惫,但凌晨两三点依然没有睡意,内心难平,必须写出来。”
  5月26日,在绵竹重灾区采访期间,当从媒体获知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一位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自己的背上骑摩托车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尊严的故事后,祁人饱含热泪地写下了《生死之恋》一诗:无论天空怎样乌云密布,无论大地多么摇晃破碎,你以爱的双肩托起誓言,使一条生死之旅,盛开一路红红的玫瑰。
  放弃稿费相约重返灾区
  从地震灾区返回到各自岗位后,这些诗人们立即用饱含热泪的笔谱写在灾区所见到的各种感人故事。6月30日,诗人们的诗歌新作《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这本汇集了几十首关于地震题材的诗歌首次印刷上万册。首发式现场,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文明办、中山市委宣传部等3个主编单位分别将1000本诗集赠给了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领导,并请他们转赠给四川灾区。而且诗人们纷纷表示要把稿费捐献给灾区。一位诗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把稿费全部捐献出来,用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虽然钱不多,但毕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祁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正在筹划组织全国诗人踊跃捐款,奉献爱心,携手为灾区建一所希望学校,让灾区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倡议书还在拟定中。”
  祁人告诉记者,在灾区的7天8夜,让8名诗人志愿者感受颇深。回到各地工作岗位后,诗人们又开始相约再次重返灾区。“我们初步定在金秋九月,重返四川灾区,见证重建家园的过程,争取用最好的作品来讴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余勇



分享到:
 

上一篇:王贵明:鳐 鱼

 下一篇:税官张国梁创作的“5•12”震难主题诗集《蜀道有我》问世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