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诗星璀璨神鸭城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集贤外埠五诗人专访


作者:星韵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10-09 22:36:12  点击:


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出版诗集三部,其中《娜夜诗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是现代女诗人中的佼佼者。

“我从小在辽宁长大,这么多年走过很多地方,感觉还是东北的语言最有人情味儿,东北的土地也最温暖。”娜夜这样告诉记者。她形象的比喻,大西北是个荒凉的地方,在那里种一棵树比生个孩子还要难,而富饶广阔的东北有着浑然天成的境界,东北有许多好的诗人和作品,东北应当就是他们灵感的源头,他们的创作和这方土地不可分割。谈到对双鸭山的感受,娜夜说她一来到这里就感到无比的亲切,这是一种和体温特别接近的感受,让她更深刻体会到了故乡是感情中最复杂的要素。尽管是第一次来,但双鸭山的一切都让她觉得温暖,她喜欢双鸭山人的谈吐和做事的风范,这是珍藏在她记忆中的典型东北人特色。

 

风就这样来临/有雷声在天际响起/我走在没有河水的大街上/扬起的灰尘/早已被脚跟踩碎

——摘自周占林的诗歌《雷雨》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周占林现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主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委员,著有《夫妻树》、《你坐在我的对面》、《周占林诗选》、《周占林抒情诗选》等多部诗文集。

前一天还在云南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祥云活动的周占林是连夜倒乘飞机赶来的。尽管因忙碌已连续两夜未眠,但煤城双鸭山蓬勃的黑土气息还是深深吸引着他,让他看上去神采奕奕、毫无倦意。周占林告诉记者,他对双鸭山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片大片的黑土,在从佳木斯下飞机来集贤的沿途,目之所及都是无穷无尽的开阔黑土地,令他的内心也为之豁然开朗。有趣的是,这位中国诗歌网的“当家人”在双鸭山遇到了一位曾在网站论坛和他发生争论后又相互认可的诗友,当网名为明天的我市诗歌爱好者和他在集贤亲切相聚,周占林高兴地评价,双鸭山人在诗歌网上很活跃,从这一点足可以看出双鸭山是座诗文化繁荣的城市。

 

母亲是亲人中的亲人/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摘自刘福君的诗歌《母亲》

一个淳朴农村母亲的儿子,用了两年时间执着为母亲作诗,完成了一本送给母亲的诗集,感动了所有读者。这位以写亲情诗成名的诗人就是刘福君。生于河北农村的刘福君当过兵、经过商,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雾灵山文学创作之家主任。

早就知道刘福君写母亲的成名作,9月18日,当记者在集贤见到他时,还是为他的孝道而感动。这位身材高大的诗人在提及自己的创作动因时一言概之:“人人都有母亲都爱母亲,我只想是把心中的爱化作诗句献给这一生最应当感谢的人。”在游览了市区之后,刘福君对我市城在山中的优美环境格外钟情,称赞这是个适合人居的好地方。在刘福君的眼中七星峰山水皆宜,他建议集贤县要针对地域相对偏远的实际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打出能叫响全国的旅游口号,让更多的人知道美丽的这里。刘福君还对湿地心存向往,离开双鸭山之前,他和其他几位外埠诗人又专程前往安邦河湿地感受诗意,实现了多年夙愿。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首届荥阳·中国诗歌文化节掠影之二

 下一篇:《北京奥运诗歌集》在波兰出版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