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诗报道 >>

坚守诗歌的家园


作者: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责编:周占林  日期:06-01-09 09:53:18  点击:


      翻看雪莹的新作《另一种声音》,很奇异又很确实地感觉到有如身临天蓝地阔的草原,聆听洗涤灵魂的田园牧歌;或者又像徘徊在森林环绕的沉静的湖岸,畅快地呼吸纯净透明的空气,依稀远离俗世的尘嚣,返回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也许,这完全是我个人的特殊感觉,甚至与雪莹的诗歌作品并不相干。然而,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呢?
  诚然,雪莹的新诗集《另一种声音》里的作品,并非童话诗,也非止于青春式的肤浅写作,她的作品里,又很难找到关于自然景物的种种摹写。她的诗歌内容,大多是个人精神的自然抒发,有古典式的爱情悲欢,有传统式的缠绵亲情,有感怀身世的淡淡忧伤,有虚无缥缈的沉重叹息。如此等等,构成了雪莹近期诗歌写作,从形式到内容,稳步迈进成熟圆润的新境界。她一直保持的那一颗原本属于自然的、冰雪般玲珑剔透、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冷若冰霜的灵魂,在她的诗歌里,再进一层面地、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也许,这就是我对雪莹诗歌产生特别感受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雪莹的诗歌至今没有偏离源远流长的诗歌本体,她的诗歌一直遵循着古典浪漫主义的写作原则,一方面严谨地继承了中国及外域诗歌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提纯现代诗歌的叙述语言,表现了她作为当代诗人的兼容能力和完全个人化的创造才能。雪莹的诗歌在众多的诗人群里一花独放,花香别致,无可混同也无可替代。这也正是所有成名诗人的共同特征。
  按理说,雪莹的诗歌应该有更高的产量。但从创作规律而言,任何作家和诗人,不必在数量上苛求。写诗人的创作,当然多多益善,“有数量才有质量”,但不等于说写作可以信马由缰、无病呻吟甚或粗制滥造。据我看,雪莹对此很有自知之明。我记得有一段时间里,雪莹曾经为忙于事业的转型开拓和生计的俗务困扰,一度几乎停止了写作。相谈间,她的苦恼和焦虑形于言表,一望便知。其实,此其时也,正是她的写作面临深层挑战而徘徊未进的正常状态。生活的渐进或是变化种种,难道不是对生活的认识由浅入深、因而在重新提笔时也会视野开阔、感慨良多、自然地由“隙中望月”,向“台上赏月”的深度转化吗?这个道理,我当然并未向她道破。因为我了解雪莹的反省能力超乎常人。雪莹后来的作品,证实了我的判断。
  当然,如此说来,也不等于我对雪莹的诗歌非常满意。我对雪莹作品的要求,一直很严格,甚至有点苛求。原因是我认为她会比现在写得更为出色。我对她的作品有一个原则: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好上加好。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假如雪莹力不从心了,就此长久地徘徊不前,那也不是我的过错。做平庸的诗人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诗人难。这个难度,迟早需要超越,不然还不如另寻别道来得轻松。
  今天的诗人,好像一个特别的群体,更像一个颇具另类意味的精神部落。我从事诗歌的编辑兼写作已近二十年,我深知其中的艰难曲折,但也得到了创造的快乐。我始终对诗歌怀着敬畏之心,而且,始终怀着诗人的心性,打发自赏自足的光阴。诗歌的秘诀就是:远离功利的诱惑,让作品与心灵对话。这就是真文学与伪文学、真诗与伪诗的分界线。对此,我想雪莹是赞同的。

上一篇:弘扬民族传统 中国诗歌文化中心定居成都

 下一篇:《21世纪诗歌精选》出版首推“草根诗歌特辑”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