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诗报道 >>

马鞍山诗歌节:谱写诗意城市的和谐篇章


作者:顾小钢)  来源:中安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5-11-04 15:59:24  点击:


      马鞍山日报11月4日讯 第一届中国诗歌节是高雅艺术的盛会,也是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塑造了城市文化个性,扩大了对外交流,充分体现了全市人民继承诗歌传统、创造诗意生活的激情。成功承办诗歌节,使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诗歌节的经验,对于巩固成果,谱写诗意城市的和谐篇章,具有积极的意义。
  诗歌节是全市集中力量办大事,责任到位办成大事的写照。诗歌节进入筹办阶段以来,为办好诗歌节,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从一个目标出发,协调一致,分工协作。各单位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工作督察;企业、乡镇、社区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极大的凝聚力。诗歌节期间,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进行考核验收,两件大事不期而遇,就在这几天里,经过各方努力,我们出色完成了两件大事。诗歌节办成了“诗歌的海洋,人民的节日”,“创模”工作顺利通过考核。实践证明,在事关全市荣誉,有益于马鞍山发展的大事面前,只要我们全市上下拧成一股劲,心往一处想,众志成城,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这也必将在我市实施东向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发挥鼓舞激励作用。
  诗歌节提高了市民的素质和修养。第一届中国诗歌节的主题是“诗意的中国,和谐的中国”,诗歌节期间全市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回荡着温馨祥和的盛世欢歌,这种和谐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人们关注着诗歌节,同时又积极参与到诗歌节中来,为诗歌节的成功举办做出自己的贡献。市民在以诗歌为主题的群众性艺术节目中,享受高雅艺术,陶冶高尚情操,各项以诗歌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多彩,市民满意,群众高兴。诗歌节积累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经验,将对我市精神文明活动建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内涵不断向更宽的范围拓展和延伸,这不仅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且对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诗歌节张扬了我市文化个性,形成了综合效应。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张平面图,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有特色的城市才是立体造型,具有“一览众山小”的吸引力。特色最能体现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精神,特色也孕育竞争力。近年来,我市把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用整体的思路去经营城市,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全新形象,营造适应人居、创业和发展的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诗歌”文化特色逐渐显现,诗歌节作为国家级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把“诗城”特色提升到崭新的高度。通过诗歌节的文化活动,也把我市整体形象全面展示在世人面前,城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无形价值潜力极大。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城市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最大的包容力和竞争力,把文化含量极高的诗歌品牌融入城市竞争力之中,学会把文化渗透到产品和服务中,追求文化附加值,提升地方产品品牌价值,为构建和谐马鞍山做出新成就。(

上一篇:陈至立致第一届中国诗歌节的信

 下一篇:“网络诗歌”勃兴 中国诗歌传播在深刻变革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