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诗报道 >>

犁青:“汉诗”是联系华人世界的精神纽带


作者:周剑虹、范玲  来源:新华社  责编:周占林  日期:05-10-31 18:41:47  点击:


    新华社合肥10月31日专电(记者周剑虹、范玲)“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渗透着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表达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它一直是联系华人世界的精神纽带。”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主席、香港诗人犁青,日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上说,“全世界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诗歌的传唱。”
    76岁的犁青出生于上海,后来定居香港,他以诗会友,游走于大陆、台湾、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用诗歌和海内外华人交流,用诗歌的力量感动华人世界,被称为华文诗坛的“诗歌大使”。他的《台湾岛的东岸和西岸》呼唤两岸和平统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思,引起华人共鸣。
    自古以来,从屈原的“上下求索”,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闪耀着中华民族光辉的诗篇在全世界中国人的心中汹涌澎湃。
    现在,常常为海内外华人共同吟诵的,不仅有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也有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面对海峡写下的《乡愁》。
    犁青说,海外华人虽然大部分时间使用当地语言,但他们始终不忘母语,尤其是祖国一有喜迅传来,他们就会抓住时机用中文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前不久,中国“神舟六号”太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后,悉尼华侨华人创作了许多诗作庆贺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悉尼华文作家协会还在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艺术殿堂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举办了以“颂神舟、祈和平”为主题的“诗之夜”朗诵会。
    有人将中华文化比喻成一个奇大无比的圆,圆周无处可寻,圆心无所不在,那么联系从回圆心到圆周的半径是什么?今天,有上亿华人用中文写诗,十几亿华人读中文诗歌,这就是无限长的中华文化的半径。 

上一篇:泰山文化国际大会暨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隆重开幕

 下一篇:陈至立致第一届中国诗歌节的信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