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跨越语言的诗意

诗歌与友谊,重逢在春天的北师大


作者: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16-04-09 22:02:17  点击:


  中外诗人们不借助专职翻译,自由讨论诗歌之美,会是怎样的场景?这一幕,8日又在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重现。 “他者视野中的中国诗歌:2016中外诗人对话·互译欢迎仪式”当天举行,这也是该写作中心翻译工作坊的第二季。
  翻译工作坊主任张清华,中国诗人欧阳江河、吉狄马加、西川、树才、潇潇、周瓒,及来自国外的诗人、翻译家徐贞敏(Jami Proctor-Xu)、约翰·穆里洛(John Murillo)、妮可·希里(Nicole Sealey)、阮潘桂梅(Ngyuan Que Mai)等出席了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在致辞中指出,诗歌互译旨在产生双方诗人都认可的作品,促进彼此友谊。
  美国诗人徐贞敏(Jami Lyn Xu)回顾了过往在北京的经历,同时谈及对鲁迅作品《呐喊》的印象。她提到,鲁迅在《呐喊》序言里说,写作可以作为一种对麻木和暴力的反应,词语是人类需要的一种药,面对危机和暴力的时候,写作更是一种继续活下去的方式。
  著名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回顾了与诗人树才、毕普拉勃·马吉、阮潘桂梅在越南的交往,强调正是诗歌为人生增添了奇妙与美好。诗歌互译是最高层次的诗歌交流,诗人不只有孤独这一种状态。
  西川一向被视为中国最具有国际视野的诗人,他当天一边发表致辞,一边“客串”翻译。在他看来,翻译在当代世界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而且可以为世界提供思想的源泉。
  国际诗人代表阮潘桂梅指出,诗歌在我们虚弱的时候让我们振作。作为诗人和译者,她见证了诗歌如何在诗人之间搭建友谊和理解的桥梁。
  交流会上,纽约的诗人格雷厄姆·莫尔特提出疑问:“在中国是什么人在读诗?学院里的人,还是老百姓?”张清华回应道:“大家有种错觉,没人读诗,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在读。很多年轻人读现代诗,很多老人读古诗。写诗的人很多,中国有无数个地方的小流派、小群落,很多人在互相唱酬,很多年刊,小出版物,也自己印发很多作品。”
  吉狄马加在最后总结性发言:“现在是四月份,是北京季节最好的时候,这时候做这种交流活动,人的心情也会非常好。目前在中国,除了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翻译工作坊以外,有很多这样的对于诗歌和翻译进行深层次交流的机构都在成立,如中国作家协会的鲁迅文学院,就计划在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选两个月,邀请国外的诗人等,大家一起进行翻译活动。最好的诗歌翻译,都是在母语里也是很好的诗人。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的翻译,缺少写诗的素质,就难以将诗歌中精微的东西进行传达,目前我们这个机构的工作是给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一个重要的经验。最好的诗人和翻译家合作,诗人的创作、语言的精髓包括作者的个性,才可以很好地呈现。”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兴隆·刘章诗歌奖”评奖启事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