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诗人世界 >> 诗人世界 >>

海子: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


作者:杨继斌   来源:南方周末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12-11 13:44:07  点击:


  从海子卧轨自杀开始,骆一禾病故、戈麦焚诗自沉、顾城杀妻自缢,人们说,海子启动了一个诗人死亡的多米诺骨牌。

  诗人王家新的话代表了那个时代诗人们的“末日感”:1980年代(的诗),到海子为止了。

  这种情绪一直纠缠着欧阳江河,直到1992年。一天晚上,欧阳江河到一个小酒馆,要了一桌子菜,对面的座位空着。“但我感到海子来了,他和我干杯。酒喝完后,我写了一首《晚餐》,说每一个死者,都会和我们告别两次。”

  而第二次告别,欧阳江河的理解是对于以往那种“青春美少年式的写作”,而进入一种减速的、抑制的、巴洛克式的中年写作。

  “而这样一种转变,海子是注定无法完成的。他永远是那种天才的、洋溢着少年精神式的写作。”欧阳江河说。

  从1982年到1989年,海子创作了200万字的作品。海子死后三年,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的经济改革推向深入。在此前后,诗和思想退出流行,大多数人轻快地拥抱一个新的时代,将1980年代的彷徨和沉重卸在身后。

  海子在1980年代的最后一年自杀的。“他可能有预感,看到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到来。”欧阳江河说,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散文化的、自我嘲讽的、反讽的、身体语言的写作。

  而代价是,海子式的写作,以及海子式的时代梦想,必须结束。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商人写诗:一种附庸风雅的文字游戏?

 下一篇:杜甫《可惜》诗词登上荷兰诗墙充满中国味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