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中诗报道
中国诗人
文人书画
诗歌万里行
中诗视频
诗人档案
签约作家
中诗文库
中诗论坛
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李松涛
>>
警句:松涛之声
作者:李松涛 来源:
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9-10 11:19:36 点击:
,轰然诞生了!
唔!今天已非昨日的拓片,多情时光,给人以真传。
错走一步,叫可恨的失误;错走一生,叫可敬的追求。
我身后,那一程程走过的路,是一截截越嚼越甜的甘蔗?还是一根根咬不动咽不下的筷子?
我曾捧着《诗经》大惑不解,诗怎么会谓之为“经”?甘苦相系,终于悟透了——“诗”乃语“言”的“寺”庙,——爱什么,什么就是经,且任何经,都可以念上一辈子。属于诗人的感叹词“啊”,被有意掩口省略成佛经中“阿弥陀佛”的“阿”,圣经中“阿门”的“阿”。
我俯身把一瓢瓢心血,浇到诗的根部,可我的诗总也长不大。
全身心地写了多年诗,却不知一直在诗之外;无意识地做了半辈子人,不知是否也在人之外?
想超脱,却落了一头凡尘,想遁世,却寻不见一条退路。( 退路早就隐进胎衣,来时的子宫关闭已久。)
诗人,不是能对人生删繁就简的智者,沏一壶清茶,斟一杯恬适,
坐看别人匆忙。眉毛,是情绪的小道具,无足轻重却高高在上,对酸甜苦辣它没有发言权,不少人恰是社会的眉毛。可诗人正相反——他是眉侧的耳朵,他是眉下的眼睛和嘴巴,是接收器!是监视器!是报警器!所以,诗还是挺有用的,不然历代文字狱中,也不会总有诗人显赫的囚室。
真正的诗人,不会把自己放在心上,而将世界置于脑后。稻谷与葱姜喂灵喂敏的嗅觉,监测世风的平仄——诗是备忘录!诗是吁天录!诗是启示录!
诗在生活中的发言,绝非可有可无的旁白。诗人是座活火山,随时可以喷发光芒和热量。
唉!诗人的笔,也常是啄木鸟的嘴,弄得蛀虫和想睡午觉的树木们,联手诅咒那笃笃叩击之声。
地平线富于吸引力,却总也追不到;死亡线不具魅力,却出其不意地横在脚下。
生活可能原地打转,生命却是单程车票。
俯仰间,新鲜的事物颓然生锈,胎毛一不留神成了胡须。
协作中忙乱的双脚,一撇一捺地走完了人生。( 未待葬于黄土,先已葬于红尘。)日月经天,这两枚小钱,买走了所有人的性命。
世无长生不老之人,被山呼万岁的天子,没有一个活过百年。腰缠万贯的,囊空如洗的,最终都要殊途而同归。求名者,成名者,逃名者,谁也走不出公共的句号。择墓的,掘墓的,守墓的,一个个都钻进了坟墓。
阴间的拘捕证,不用当事人签字,愿不愿意,末了都得出境。
一生领衔当两次主角,一生客串若干次配角。——迎生,送葬,乃是人间最频繁、最要紧的活动。
而人人向往的天堂,没谁真正进得去;就如同入住了骨灰盒,没谁出得来一样!
噢!人生是本游记,无论篇幅长短,只能通读一遍。
为九州纹身的黄河,卧在不远处听着;为华夏撑腰的泰岳,立在不远处看着。落叶,衰草,寒露,残星,——从来的季节就有序而无情。八百里水泊倏然结冻,梁山一夜荒成弃园……
蓼儿洼宋江李逵下葬之际,金銮殿正庄重地例行早朝,四大奸臣联名启奏:南方花石纲已押运到京,扩建御花园即可动工。宋徽宗听罢,龙颜大悦,瘦金体的喉咙道一声:准奏!
于是,开封城里大兴土木,并将剩余的建筑材料,用二十年的从容时间,由北宋运往南宋——修一座风波亭,备用!
啄木鸟落羽纷纷,装订成史书的中心页……
时间里,最通俗的树种;
空间里,最随和的植物;
危难中,最诚挚的伙伴;软风中絮语,劲风中嘶鸣,与村庄共肩质感的春秋。
惊蛰,吁口长气,鲜嫩的太阳,明媚地眨一下眼睛,所有的榆叶都啁啾起来。
隆冬,冻死了多少朵棉花?
酷夏,热昏了多少把扇子?
环行的岁月里村事葱茏,一乘乘花轿抬过来了,一口口棺材抬过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
李松涛简介
下一篇:
[长诗]黄之河
相关链接
此时,此刻
[长诗]无倦沧桑
[长诗]黄之河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