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李松涛 >>

警句:松涛之声


作者:李松涛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9-10 11:19:36  点击:


是硬着头皮——顶在那里!
      
      一块宋朝的乌云溃散,露出了元朝的天空。
      你是华夏帝王谱上的新元素!
  世界因你而知道了呼伦贝尔,知道了牧草是雄心的精饲料,是中国历史的阶段性主食。
  
  骑手的骏马被抢走了,新郎的新娘被抢走了。包房外,腊月的额尔古纳河板起了面孔。冰坨子般生冷的黑暗,把男子汉勃起的抱负磨得雪亮。
  
  你认定草原长调与马头琴反复擦拭的——太阳是金币,月亮是银币;你要用套马杆揽紧日夜当本钱,做一笔大生意:建立霸业。
  
  因在草地上,似乎还是草图;因在蓝天下,似乎还是蓝图;但在你的胸中,已经铺开了入主中原的锦绣宏图。
  
  软的牧鞭,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勃然化做了硬的刀剑。你是何等的威风,举目猎鹰时顺便一搭眼,头上阴霾就乖乖化做了彩霞。你宣称: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也只能有一个君王。
  
  你的骁勇善战,令对手别无选择:交出呼吸的只能躺倒,交出武器的必须跪下。
  你将牧歌唱成战歌,又将战歌哼成情歌。
  你先让战马的四蹄踩牢春夏秋冬,出征讨伐,平叛戡乱;你再以战马的四蹄踏向东西南北,驰驱成瘾,开拓疆域。
  良驹奔突的激越,楔入生命的纹理。王侯的全部财产,就是“江山”一词。
  噢!你独秀峰般昂立于公元十三世纪,双脚将大地踩实,头颅将天空顶高。
  
  霜天晓角,猎猎朔风。举蹄掌下的骷髅,饮冷冷的边关月色;拾丝绸之路上戍卒的白骨,捣层层碱化的征衣。斜风细雨里,驻听羌笛轻吹于胡杨林带,看贺兰山麓水渠如网,看边地沙枣树忽衰忽荣,看黄河波浪把鞍上春秋,悠悠点化为史上血脉。   
     
  仲夏的后檐,已是初冬的前廊。
  
  “笑”很脆弱,必须用“竹”笠掩着, 否则就要“夭”折。
   
  道路之长,伸手摸不到边儿,全仰仗脚了;而更长的人生,原地不动,也可以量到尽头。所有的祈祷相加,也没能躲过这一劫。
  
  麦芒无论如何尖锐,也敌不过镰刀那无可躲避的一吻。
  
  人生无力完整,是上帝造成的功能性缺失。
  
  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都是用心用力绕不过去的苍凉与无奈。
  
  河声过耳,是谁在传唤谁?
  其实,人一直都在揖别时光,穿过岁月,最后迷失于岁月。水声真实,不会假唱,黄河的涛音就近点评:光阴就是这样迅速,左手刚刚取来伞,右手就得去取炭,当伞炭盈握之际,雨雪皆已跟你无关了。
  只是,那勇士的血,志士的血,烈士的血,为次日必至的曙色规定了深浅。
  
  迢迢边地,最后一株老树的最后一茬白花,凄楚地白着;万山躬身,开始咀嚼一种叫“离”的果子。
  
  出尽风头,退下潮头。擦身而过,背影皆成往事。
  领唱安魂曲的陇原蟋蟀,成了公鸡醒来的第一块早点,未及消化,就促成了一声怪异的报晓。
     
  寻根访古的观光客,偶尔的一顿野餐,成了蓄谋已久的盛宴。
  
  秋风叹息过后,便是雪沃大野。
  
  春,是对冬残酷统治的大哗变!
  
  盖着积雪的鹅毛绒厚被,北方的大地正在养神。而浅梦中,毛茸茸的春光已渐至鹅黄……
                  
      村外,冷嗖嗖的寂境里,那枝孤零零的红梅,盛开得毫无美感,冷眼看去,让人疑是植物出血,——地球负伤了吗?
          
      一切吃惊都非虚惊! 
                           
      朝霞和饺子出锅了。借正月第一时间、第一
9 7 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李松涛简介

 下一篇:[长诗]黄之河
  相关链接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