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人 >> 柳忠秧 >>

浓墨重彩抒发时代之豪情

——评柳忠秧的《岭南歌》


作者:古远清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1-12-06 21:31:53  点击: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像《岭南歌》所写浩淼风高的南海、苍翠欲滴的白云山,还有“岭外云潮争壮色”,所表现的是遒劲的动态美,所体现的是金鼓鞺鞑的壮烈美。和这境界相似的还有第十章的一段::

岭南之春,花发天下,百派生机向南海,缤纷满怀!
岭南之夏,热情盈火,四方茂盛聚繁荣,心花绽开!
岭南之秋,沉熟饱满香正浓,雨之韵,天之籁!
岭南之冬,云山雾水为君待,风之后,春涛来!

这种跳跃式的结构,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感情的激烈变化,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宽广,其气势就好似突发的山洪,挟着澎湃奔腾之势冲出山间;又好比凌空而来的高山坠石,令读者为之惊绝,不愧为力度大、速度快的豪放之作,
从色彩上看,豪放诗人喜好用浓墨重彩抒发时代之豪情。其作品显得鲜明而强烈,色彩就似“白鹅潭江涌碧翠,月唱迷离”那样斑烂夺目。从声韵上看,豪放的诗与其它语言风格的诗也有所不同。如柳忠秧写“岭海华侨同仇敌忾,革命之母;百越赤子举家纾难,抗倭伟功。”可谓是意气风发,慷慨高歌。其他写血战九州的“广东十虎”、血铸军魂的黄浦精英,还有浴血悲歌壮怀烈激的“岭南三忠”,也表现出革命者以身报国的自我牺牲精神。在音韵上,作者选取了传统语音四呼中开口度最大的开口呼作为韵脚,读来音调高亢,这和作者的宏伟气魄正好相吻合。
为创作《岭南歌》这首豪放风格的长诗,柳忠秧对岭南的历史作了长期的钻研、追踪和探索。他不但行万里路,走遍岭南的山山水水,而且阅读了大量的岭南文史资料,但经过消化吸收,没有掉书袋,这才能从众多历史人物挑选出南越王赵佗、大诗人韩愈和苏轼、禅宗六祖慧能、政治家海瑞和林则徐,一直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前后写了130位名人,其中民国人物60多人。这也是典故最多的汉诗,但作者回避辟典而采用明典,所写的诗句在字面上的意义无须考查史书也可读懂,像“冼星海唱响黄河”,“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缩写,这里的明典用得使人看不出是断片凑合的七宝楼台,而只觉得是妙思织就的天机云锦。
《岭南歌》的成功,还在于它不是“娱独坐” 即放在阅览室里供人眼看或一个人关在房中默读的作品,而是“悦众耳”即适合放在群众中朗诵,读之顺口听之悦耳,具有强烈的鼓动性与感染力量。
之所以称《岭南歌》为朗诵长诗,除了它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富于鼓动性与号召力外,还在于它的响亮、生动的韵律。它无论是写南国锦绣还是吟五岭诗章,都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语言带有一定的表情性和动作性。诗朗诵,本来是有激情,有音韵,有诗意的“演讲”,所以从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盛世危言拯危世,强国强军先攻心。科学民主启愚蒙,身先士卒鼓维新”的政论,是构成《岭南歌》这首朗诵诗鼓动性强的重要因素。这就难怪《岭南歌》在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发布时,听众无不为之倾倒。
作为从楚地落籍岭南的诗人柳忠秧,走上一条只有他一人走的路,与现代派后现代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也许有人认为他传统,其实他对古体诗有所革新,所创造的是一种新辞赋体诗史;也许有人认为他穿的是长袍马褂,可正是这没有新潮霓虹灯装饰的长诗,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以至被誉为广东“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总之,柳忠秧所缔造的诗歌风景,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江河奔流,乱云飞渡,用诗中的话来说是“好一首田园颂歌,真一曲山河壮怀”。君不见,中国当代诗歌不缺抒写个人內心秘密的“小众”诗,缺乏的是如黄钟大吕的新诗,如《岭南歌》这样气势雄贯,辞彩腾跃,让读者荡气回肠面向时代的“大”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天庭王庭两不诏

 下一篇:《楚歌》的文化意味
  相关链接
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之梦     野牛  2012-06-11
世无孤品柳忠秧       2012-05-16
七古•怀甫亭前伤杜圣•人间春来已无诗     柳忠秧  2012-04-18
天下江山黄鹤楼     柳忠秧  2012-02-21
神 龙 诗 章     柳忠秧  2012-02-03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