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高度,还展现出他形象思维之灵跃。 收入此诗集里其他作品,可读性也很强。例如《天下洞庭天下楼》,同样富有感染力。笔者随手拈出几行,与读者共赏: 快哉,无边落木萧萧下,席卷滔天腐朽! 壮哉,不尽长江滚滚来,漫展圣美诗绸!登斯楼也,怆然泣下唤屈圣,天地悠悠! 登斯楼也,凤歌李白笑孔丘,一世狂楚! 不以物喜,忧国忧民庙堂高! 不以己悲,宠辱皆忘江湖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请今日千万公吏扪心自问! 后天下之乐而乐,听楚泽孤野柳郎吟了悲声! …… 柳君不过是一介平民而已,可是忧国忧民之心何等炽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句,柳君将它们自然地融进自己的诗行。为什么能做到自然?首先因为其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否则融不了——诗坛就曾出现将《诗经•国风》中的“七月流火”误解为天气炎热的笑话。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因素,就是其思想、感情必须与这些名句的作者一致。湖南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锦春,也是“楚狂人”,但他的“狂”是丧心病狂,因严污腐化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这种家伙又怎会对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产生共鸣?而“请今日千万公吏扪心自问”一句,更是重超千钧。诗是高格调的文学,它所蕴含着感情、思想,应当有益于世,要不就缺乏存在价值。 对这本诗集中的诗体,也应当议论一下。 笔者原是诗歌编辑和诗评作者,读过诗集逾千本,还曾为不下二百本诗集撰写序言,但在当代人的作品中,从未遇到《我本楚狂人》这种诗体。这本诗集中的篇章,是用古代汉语或近乎古代汉语来写的,但其诗体与当前流行于旧体诗坛的“近体诗”(律诗、绝句)却不相同。柳君没有追求声调(平仄)的协调、对应,没有遵守《平水韵》之类的韵书所划分的韵部来押韵,只求读起来顺口;他在句的字数方面保持自由:每句有的四字,有的七字,有的则是“杂言”,字数不一;对于诗的句数更是随心所欲,有的诗每节的句数都相同,有的则不一样。大体上说,柳君这些作品近似古典诗歌中的古体诗。 “古体诗”是古代的自由诗,初唐之前盛行,曾拥有屈原的、曹操、曹植、李白、白居易等名垂千古的诗坛巨星,涌现《离骚》、《短歌行》、《野田黄雀行》、《蜀道难》、《琵琶行》等光照诗史的不朽之作。表面看来,柳君此举是复旧,但实际却是一种很的意义的改革,因为当代诗歌(包括新、旧体诗)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五四”时期开创的用现代汉语来写的新诗,虽未致于“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毛泽东语),但情韵兼胜的精练之作确实很少,篇苍苍、行茫茫的货色却触目可及,令人读起来味如白水或聱牙涩舌的东西也经常出现,所以读者越来越少。传统诗坛的弊端也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不少作品为了恪守格律、遵照几百年前的旧韵书来押韵,导致薄情寡味甚至词不达意,沦为格律的标本。柳君运用古体诗的形式来写,既可让诗的语言更加简练而且提高了文化层次,又令情思不受束缚而获得淋漓尽致的表达,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显然,柳君此举是为了振兴国粹,也是为了改变当前诗歌语言的不良状态,探索一条古为今用的道路。有名言云“有志者事竟成。”然而这只是理想主义的话语,实际上,虽胸怀志向甚至还作出努力,事业也未必会成功。但是无志者事必无成,这却是大真话。所以,柳君的志向和实践是值得肯定的,愿他继续努力,祝他取得更大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