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第十一期 >> 首席诗人 >>

《张之短诗的“理趣”与“意境”》


作者:蔡宁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凯华、杨国胜 、写生、感动太行  日期:06-02-13 10:38:35  点击:


■《张之短诗的“理趣”与“意境”》

        作者:蔡宁

  现代新诗中,我较为欣赏精粹的短制之作,尤爱见理、见趣、见情、见意、见境的短诗。如何界定短诗?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以为20行以下的 “真实简练的诗(周作人)”,外形极简,意蕴丰厚,灵感毕现,尤见才情的更是短诗佳作。如脍炙人口、影响一代人的“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眼睛》)”仅两句,至今让人咀嚼起来仍旧有种莫名的感动,诗人用最简单的意象“符号”,表达了深奥的“理趣”,使人在通感“意境”中领略到诗的深刻内涵。
  最近,我在“中国诗歌”、“新诗代”、“伊人文学” 、“顶点诗歌”、“鹰诗歌”等文学论坛,经常读到四川青年诗人张之的短诗,其中一些短诗十分精粹,甚有理趣与情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说,梦,月亮爬上土墙
剌槐细碎的叶子沙沙作响

而四周沉寂,蔷薇花的暗恋
像淡淡的香水味道

雀鸟入林,影子钻进身体里
我在星空下数羊:一只、二只、三只……

童年走失的那一只
一身白,像幸福在人世间游荡

这首题目《睡眠》的八句小诗,给人似醒非醒、似梦非梦的诗意,有种在“睡眠”中梦游时间与空间的感觉。诗的第一节与第二节,诗人为从自然状态,进入非自然状况的非分心想作了铺垫,“月亮”与“暗恋”的意念对接,已不是“梦”的抽象概念,个中已喻藏某种情感的贯联,引人而入这样的情结 :“雀鸟入林,影子钻进身体里 \ 我在星空下数羊:一只、二只、三只……”这两句是这首小诗最为出彩的部分,花香鸟语、刺槐翠林的“影子”钻入身体,以常理论之当然是不可能,但从诗艺的“悖法”向度去省视,显然是诗人心之所思所想的翻版,于无理处却有情,似谬误之处却合理,而“童年走失的那一只\一身白,像幸福在人世间游荡”的诗意处理,则让人感到诗人陷在对幸福童年往事的某个具体事件中,有回忆往事的愉悦和疼痛感,从而使诗的理趣、情趣、意趣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他的另一首小诗《傍晚》,亦显见“悖法”处理诗意的审美向度,“夜色弥漫,像雾\一点点塞进我的眼睛、耳朵、心脏,和奔涌的呼吸。挤出身体里白天寄放的 \ 影子,交还给月亮。”这与《睡眠》一诗的“影子钻进身体”有异曲同工之妙,物质形态的夜像雾挤进身体,不合情理却合诗理,这种“荒谬”当然是诗人在得空之时、回顾某些繁杂的事而有的一种郁结的心情,而“挤出风,和疼痛的关节炎。挤出梦,以及失眠。挤出春天的草籽和树种”的诗意,使整首小诗有了貌似非理却又有理的情致,在先“塞进”、后“挤出”的时空倒置与幻觉生象中,表现了诗人的旷达心态,丢掉或放弃一些可意不可求的幻想,自省戓扬弃一些不可触摸的问题,也是一种自我释放生命“疼痛”的好办法呀!因为“\桃花灼灼——将湮灭的一切在冷却中渐渐显现”,由此自然而然地生发诗的理趣与情境,显现了诗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遵循自然规律的心境,心如止水,清者自清,倒少了许多烦恼与郁闷。他的《飞翔》 “影子是我的翅膀 \ 光亮时它会出现,黑暗时它将双翼缓缓地敛上”,同样是以“悖法”处理其诗情与诗趣,从而寓现出耐人寻味的理性——向光明飞翔、为光明而生,十分耐人寻味。
  古今中外许多文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比如宋代大家苏东坡就曾“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清代袁枚于《随园诗话》中曰“或云:‘诗无理语。’予谓不然”,现代文学家钱钟书亦言“诗之情味每与敷藻立喻之合乎事理成反比例”。那么,何谓诗的理趣呢?“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即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一定“义理”。
  怎样才能使诗有理趣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我以为诗歌的“理趣”主要表现在以生动具体的美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某个生活所折映出的 “理性”与“趣味” 。 “理性”即是通过诗的意象叠起生活化的启示给人以美感的道理或启示,诗的趣味即是其诗使人感到有意思、有魅力、有吸引力、有新奇性的东西,两者相合就是诗的理趣。诗是一种能集中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是诗人用浸透感情的、有内在节律的、形象而富于质感的语言,而它的趣味则要通过比喻、夸张、拟人、化物、象征等一系列手段,通过奇思妙想将心中独特的感受抒发出来,并寄寓自己的主观思想与浓厚感情,在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彰显理性。

花椒树种在后山
像一把土坷垃扔在土里
后山上,杂草丛生。
花椒树是我乡下大伯家里的
大伯每年上山一次
采摘一次

一次,就够他麻木一年
他有时也捎点给我

这首《花椒树》,看似是简单的意象组合,却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艺术感染力,我每读一遍都会为隐含于其中的理趣与情境所感动。这首小诗八句,前六句漫不经心地叙述大伯的花椒树,一如寻常的农村风景,平凡得几乎丧失了审美的特性,然而诗尾陡然一翘,“一次,就够他麻木一年\他有时也捎点给我”,画龙点睛,立时破了“理障”,使物质的意蕴与精神的内涵对接起来,从而让诗生动且颇为耐嚼。众所周知,花椒具有“麻木”的成分,花椒树一年一开花,一年一结果,对“大伯”而言也就是一年能够丰收一次,而丰收了一次就能卖得大钱一次,就能渴望的心理上得到一次满足,在精神得到一次愉悦性的“麻木”,这“麻木”两字,可谓是从生活中提炼与纯化的理性 ,让人读之领悟出其中的酸楚内涵后,内心便有隐隐约约的痛,这个“大伯”已超越诗中形象,更多的显现出朴实无华的、默默耕耘的、满足于现状的农民形象。还有《芦花》“她的心事像芦\花一样飘起来了\ 她的眼睛像流水一样清澈了\ 她细碎的脚步\ 像刚刚敲响的铃声”,诗人对坐在河边农村小姑娘的审视与赞美,其实是对朴素与自然的心结与向住。诗人在《乡村记忆》中对往事与亲人的留恋,无不在“童谣和蟋蟀的叫声在皱褶里湮没 \ 再听到是母亲梦里唤儿的乡音 \ 为什么梦醒时刻 \ 苦艾的香气浸湿了我的周身”的倾诉, 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中国农村边缘化的关切,体现出一个诗人忧患意识的理性与情感。
  一切优秀的诗篇,莫不是客观事物和现实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无论是白居易的《买炭翁》,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抑或是舒婷的《致橡树》,以及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诗意无不从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幻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形成具有个性魅力的诗作,并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揭示出某种生活的理性。同样,如果这些诗中失去理趣的审美作用也会削弱诗的情韵与意境。如海子渴望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这个极美的意象与诗人周围实际生活有巨大的差别,理性地流露出诗人潜意识里的“隐士”心结 。当然,张之对于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是重视研读的,从中汲取了诸多素养,并影响着他诗歌审美的向度。
  张之观察生活细致,诗意的感受亦常常显见了独特的资质,他似乎总能从寻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寻常的诗意与情境,对客观物象熔铸浓郁的主观感情 (或者是经其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写出精短、含蓄、平实而意蕴优美的诗。无论是他对一场夜《雨》 的“如果,你丢掉了白昼\闪电会照亮你的道路” 的感悟,还是《在黄昏》江畔独眺“帆船,多远的路现在也被攥在掌纹里 \ 多沉重的背影现在也被铺在夜色中”后的省视,抑或是面对《风吹》“风,一遍遍晾干我的身体\ 像绳索,穿过一根肋骨到另一根肋骨的间隙”的心灵自省,以及《春天断想》 “给我一棵幼苗\长成我身体里的肋骨”的畅想,诗人无不以具有特性的意象,迭起理性趣味的情境,让读者由意象的门扉进入诗的意境。

一片树叶的坠落,仿佛静物般
悄无声息                      
如果我不是
恰好从这株梧桐树下经过

如果不是这一片树叶
恰好扑在我脸上
然后又迅速地向下掉去
我不会发觉这么青葱的叶子也落了

一片叶子落了
在瞬息之间
它刮起的一阵轻风几乎察觉不到
却足以让我的脸颊隐隐生疼

这首《一枚落叶能刮起多大的风》可谓是以小见大、物我交融地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人生意义的透析。前两节,是诗人对“青葱的叶子也落了”的趣味性描写与吟叹,既是实景描绘,也是两次灵光闪现的连缀,为第三节对生命瞬息之间的变化所抒发的独特感受作了恰当的铺垫,“一片叶子落了”是实,“却足以让我的脸颊隐隐生疼”是既实又虚,诗人将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巧妙地隐喻了内心的情绪。正如伊萨柯夫斯基所说:“诗人的思想常常不是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的,而是以间接的方法表示出来的。”因此这种“疼”,明是脸颊生疼,实则是借一片青葱叶子的逝去,而感叹青春年华的飞逝,没有切身的青春易逝的体验是感受不到这种“伤痛”的,当然也是不会有这种理性认知的。因此最后一节,透过诗的表象看过去,可以这么说,是诗人心理感受与生活经验所作的一系列意象转幻的语言结晶,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感到其中寓有的道理,体会出尊重人生、热爱生活、把握时光的情境。
  短诗以精粹为佳。张之这位1967年出生的诗人,进入新世纪的短短数年,已有诸多短诗刊发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扬子江》、《诗林》、《青年文学》、《新大陆》以及全国各地和港澳台等海内外百余种报刊杂志,并有诗作收入《2○○2年诗歌选》、《中国诗歌选》等诗歌年选集,诗歌创作之绩可谓斐然。当然,他有的短诗,我以为在口语或叙述方面,语言还可以继续琢磨,再纯粹一些,即尽可能地通过意象的转幻去对接情境的表达和形象的塑造,从而使自己的作品,短而意厚,精而耐嚼,好了更好。我相信他有这方面的潜力与实力,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佳作,让我们期待。



上一篇:张之诗歌二十五首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滴水斋人:《蒲松龄》     滴水斋人  2006-02-13
张之诗歌二十五首     张之  2006-02-13
温青:《重生——悼念巴金先生》     温青  2006-02-13
云柯:《殷墟,踩在湿地上的血色》     云柯  2006-02-13
之道:《蚂蚁之死》     之道  2006-02-13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