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丘树宏 >>

“中国制造”与中国文化


作者:丘树宏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祁人  日期:06-06-23 00:42:21  点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来,中国的产品,特别是轻工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全球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轻工业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球的大多数城市,都可以找到“Made in China”的字样。甚至连中国人自己出国,如果想买一些日用品或纪念品馈赠亲友,一不小心,买到的往往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这绝对是好现象、好事情,尽管这里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然而,当“中国制造”潮流到来的时候,我们却似乎忽视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100多年前,因为闭关自守,中国从一个世界强国沦为弱国,由此一直遭受外夷欺负瓜分,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并带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结束了闭关自守的历史,“摸着石头过河”,一时间,大量的外国产品潮水般涌入中国,我们曾称之为“经济侵略”。

与此同时,外国大片、西方的节假日,包括什么麦当劳、肯得基等等也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曾经惊呼——“文化侵略”来了!

其实,只要应付得当,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去“自我”。我们努力这样做了,而且做得还可以。我们并没有在人家的“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中失去自我,反而可以说越来越有“自我”。

但是,不失去自我又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让“自我”走向全球、走向世界,让“自我”自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

这个机会已经到来了,然而我们却还似乎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更没有很好地抓住它、利用它、发挥它。

制造大国、出口大国、“中国制造”——这,不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中国制造”,好好地推介我们的“中国文化”?为什么不从产品的内涵与外延、从产品的设计与包装等等,都让“中国制造”深深地刻上中国文化的烙印?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朝阳一样的现代文明,都可以巧妙地附丽在、蕴涵在“中国制造”之中,都可以让“中国制造”散发出中国文化的独特神韵。当然,我们决不会去搞什么“经济侵略”、“文化侵略”。

总之,“中国制造”时代,也应该是“中国文化”时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

我们的古人早就已经这样成功地做过了——

二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不就是“中国制造”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吗?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比我们的祖先做得更好。

 

2006.5.19于法兰克福——香港机上



分享到:
 

上一篇:丘树宏/我与“文人官员”

 下一篇:南美四国行
  相关链接
《中国诗人报》第49期目录     中国诗歌网  2010-10-19
《中国诗人报》第42、43期目录     本站  2008-01-29
既然  /  康华平     康华平  2006-11-28
花朵,为芬芳活着 /  康华平     康华平  2006-11-28
蓝 / 康华平     康华平  2006-11-28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